历史叙事

作品数:2271被引量:3801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路文彬曾一果李友东胡大平王金胜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占断、识象与阐释:先秦占梦书写的三重维度
《文学评论》2021年第5期174-182,共9页林甸甸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天地知识与商周文献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5CZW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先秦占梦书写兼备占断、识象与阐释的多重维度,从中化生出多种书写形态。殷商占梦活动具有偶然性和自发性,往往起于商王对梦的畏惧,由商王及贞人进行甲骨占卜,得出吉凶二元的占断结论。西周时期,梦象被符号化,"占断"逐渐被"识象"取代。...
关键词:占梦 占梦书 历史叙事 识象 阐释 
赓续历史,重返原乡——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小说的“历史叙事”被引量:4
《文学评论》2020年第3期214-223,共10页徐诗颖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研究”(批准号18JZD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香港作家尝试借助小说赓续历史、重返原乡,从而解决英殖民统治时期留下的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去历史化”行为;另一个是刻画带有东方主义色彩的香港历史形象,寻根的意识在此彰显。具体到叙事领域,他们将目光聚...
关键词:百年“香港” 香港小说 历史叙事 
“土”与“狠”的美学——论贾平凹叙述历史的方法被引量:17
《文学评论》2018年第6期62-74,共13页陈晓明 
贾平凹早期描写西北风土人情的小说打上人性论的印记,散发着情感与文化的意味。《废都》之后的作品以更朴拙的手法回到乡土,他的小说越写越"土",去除了原来对文化风情与飘逸风格的追求,而倾注笔力于描写乡土生活的原生状态。新世纪以来...
关键词:“土” “狠” 飘逸 历史叙事 现代性 
历史的回声——重读李洱的长篇小说《花腔》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14年第5期58-64,共7页张岩 
作为广义的"新生代"、"60后"作家的代表之一,李洱的创作历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的小说创作及其关注的问题皆折射出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发展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其第一部长篇小说《花腔》的读解,初步探析这部作品在作家的个人文学史以...
关键词:《花腔》 长篇小说 历史叙事 李洱 中国当代文学史 20世纪90年代 重读 回声 
文学、家族与革命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13年第1期101-109,共9页南帆 
论文阐述的是中国当代文学对于家族故事的特殊兴趣。现代性的全面冲击带来了家族的解体,打破家族的枷锁是"五四"新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革命的历史叙事之中,"阶级"很快取代了"家族"成为核心范畴。然而,重新讲述家族故事的时候,这种历史...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 家族 革命 “五四”新文学 历史叙事 历史见证 现代性 代表作 
审美形式、文学虚构与人的存在被引量:10
《文学评论》2012年第1期33-41,共9页马大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后现代视域中的文学虚构问题研究"(编号:10BZW003)的阶段成果
审美形式、文学艺术虚构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联,是随西方现代化进程而凸显的,是现代主义文化英雄的精神建构。审美形式既是文学艺术虚构世界的构建者,又是引领人进入这一世界的向导。但是,后现代社会对种种边界的瓦解,特别是电子媒介和...
关键词:文学虚构 审美形式 人的存在 现代化进程 虚拟世界 艺术虚构 历史叙事 后现代社会 
论师陀历史小说“曹操系列”的戏剧化倾向被引量:1
《文学评论》2011年第4期132-140,共9页邓小红 
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历史的叙述"的创作中,被主流叙事规范认可和被一度压抑的文本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所在。"曹操系列"在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和叙事规范对应中多有疏离,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在史诗性、个体化历史叙事之外,它提...
关键词:历史小说 曹操 师陀 戏剧化 历史叙事 意识形态话语 价值评判体系 50年代 
“演义”的生成被引量:5
《文学评论》2010年第6期98-103,共6页杨绪容 
上海大学"211工程"第三期项目"转型期中国的民间文化生态"(A.15-A011-09-001)的资助
"演义"源自儒家经传,本作动词,特指一种释经的言说方式,具有对原典进行经义推衍、文字增广和内容发挥等三大特征。先秦"演义"有演言、演事、演象等三大类。从"演事"而言,《左传》实为"演义"之祖。而推其原,《春秋》实确定了历史叙事的...
关键词:《三国志通俗演义》 历史演义 文体形式 言说方式 《左传》 历史叙事 《春秋》 阐释方式 
从“新人”到“英雄”——社会主义新人理论的演变被引量:4
《文学评论》2010年第5期71-75,共5页刘卫东 
一概否定"写新人"理论的做法遮蔽了"新人"作为革命成果这一事实在历史叙事中的多重意义。解放区的"新人"虽然已经略具雏形,但是几乎没有理论家和作家能够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来理解毛泽东对"新人"的渴求。解放后,只生活在理论中的"新人"...
关键词:“新人” 社会主义新人 “英雄” 演变 多重意义 历史叙事 解放区 毛泽东 
作为修辞的历史感——“新历史主义”小说之后的历史叙事被引量:6
《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133-139,共7页路文彬 
“新历史主义”小说对于传统文学历史叙事模式的颠覆 ,无论其建设性和有效性都不属于一次终结的过程 ;紧随其后的大量小说 ,在历史书写形式或内容上 ,都对“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历史怀疑论进行了重新反拨和超越 ,从而发出历史怀旧与历史...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小说 叙述方式 民族精神 人性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