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阶级意识

作品数:296被引量:37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翼星李培挺张康之张一兵张亮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卢卡奇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历史与阶级意识》到当代
《哲学进展》2024年第12期3300-3305,共6页姜鲁宁 马玉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疆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优化及实践”(XJ2023GY0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构筑哲学专业‘学生 + 学科 + 学术’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天山英才”培养计划——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和新疆文化名家项目: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2023QNYC026)。
卢卡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起源与发展的深远影响,特别聚焦于其标志性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基之作——《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细致分析,了解卢卡奇如何通过对“总体性”“阶级意识”和“物化”等概念的精辟论...
关键词:卢卡奇 西方马克思主义 《历史与阶级意识》 
历史与阶级意识2.0:数字资本主义和大数据时代的乔治·卢卡奇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3年第11期71-85,共15页克里斯蒂安·福克斯 顾佳圆(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符号消费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20BZZ00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将卢卡奇在1923年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放在数字资本主义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理解,并通过分析卢卡奇的主客体辩证法、意识形态、物化、物化意识等概念来理解它们是如何在今天的大数据和数字资本主义时代背景下起作用的。研究表...
关键词:《历史与阶级意识》 数字资本主义 大数据时代 物化意识 商品拜物教 
卢卡奇物化理论简析--基于《历史与阶级意识》
《品位·经典》2023年第20期11-13,共3页董玉华 
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们在重视物质层面享受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获得。实现精神上的富裕,必须厘清人们对物化思想的模糊认识,追其根源就必须重新回归经典著作。卢卡奇的物化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清晰的逻辑脉络,从...
关键词:卢卡奇 马克思 物化 异化 《历史与阶级意识》 
基于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浅析正统马克思主义
《哲学进展》2021年第4期278-282,共5页魏丽媛 
卢卡奇的《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一书发表于1919年,后来收录在《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第一篇文章中。在这篇文章里,卢卡奇不仅初步规定了“历史”、“总体”、“辩证法”、“阶级”等核心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内在联系,而且建构起了他理解...
关键词:卢卡奇 正统马克思主义 总体性 
教育物化:儿童生活异化的批判教育学归因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师资建设)》2021年第3期48-54,共7页张更立 张艳丽 
“物化”是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就“物化”的实质而言,关键并不在于“物”本身,而在于“化”,也就是说,对物的占有和追求,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它是人类存在和延续的基本保障,但是当人们以错误的心态...
关键词:批判教育学 《历史与阶级意识》 教育物化 生活异化 卢卡奇 基本保障 追求 
试论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物化理论被引量:1
《公关世界》2021年第4期171-172,共2页马兰 冷雨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中,卢卡奇的思想是其重要构成,特别是被认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物的由卢卡奇所写的《历史和阶级意识》。要对研究卢卡奇的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必然要正确理解其物化理论。文章通过对物化理论的背景、含义和表...
关键词: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 物化 
从语言再出发:本雅明的先锋文体与历史唯物主义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0年第3期24-25,共2页汪尧翀 
大体而言,《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尤其以《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一篇为核心,例示了近代批判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转向,对观念论体系的内在困境作了批判性总结。但与“物化”问题的备受关注不同,卢卡奇展示的认识论批判路径反倒通常不引...
关键词:批判哲学 认识论问题 《历史与阶级意识》 本雅明 观念论 历史唯物主义 内在困境 卢卡奇 
重构的本体:《历史与阶级意识》探析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45-48,共4页娜仁高娃 
对本体的重构是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恢复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本文探讨了卢卡奇重构马克思主义本体的动因以及重构之后的本体的意义,同时分析了这种重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回归。
关键词:卢卡奇 本体 重构 回归 
文化与阶级意识——读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黑龙江史志》2013年第21期158-,160,共2页郑剑 
卢卡奇之《历史与阶级意识》从历史唯物主义与阶级意识交织腾挪的视角,不啻在黑格尔式的思辨框架内雄辩地证明了无产阶级意识的世界性意义。他之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功能性分析,对无产阶级意识的历史定位,或能为中国的文化建设及其所倡的...
关键词:阶级意识 文化 文化自觉 
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八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1998年第2期92-93,96,共3页张守正 王雨辰 
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八卷张守正王雨辰长期以来,笔者还没有见过一部比较全面、系统而又能够实事求是地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各国的当代发展的专著。大体上说,西方国家的作者(佩里·安德森、郝渥德和克拉勒、戴维·麦克莱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当代发展 政治力量 卢卡奇 武汉大学哲学系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历史与阶级意识》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中南财经大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