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解释

作品数:547被引量:1524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军平罗书平徐岱赵秉志李希慧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法律解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解释的时间效力
《河北法学》2024年第9期189-200,共12页陈佩彤 
根据解释情形的不同,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法律解释可分为解释型、创设型、综合型三种类型。立法解释的不同类型对应了不同的时间效力规则。立法解释的生效时间取决于其解释情形,解释型法律解释应从法律生效之日起生效,创设型法律解释...
关键词:法律解释 立法解释 时间效力 生效时间 溯及力 
法律解释:让法律从"纸面"走向生活
《新华月报》2021年第5期83-84,共2页林珊珊 
我国的法律解释制度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在我国,相较于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的实践更为丰富、发挥的作用更大。司法解释主要是指最高司法机关依据法律的规定所享有的、对于在司法工作中就具体适用法律问题所做的一般性、规范性的解释。...
关键词:最高司法机关 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 法律解释制度 一般性规范 法律效力 发挥的作用 适用法律 
北雁云依案之方法论评析——兼释《民法典》第1015条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35-43,共9页曹磊 段磊 
2019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类案检索的困境与突破”(项目批准号:19SFB2004)的阶段性成果;山东政法学院企业重整与风险防控学术创新团队研究成果
北雁云依案因法律对公民姓名权行使的限度规定不明,产生了相互对立的裁判观点。姓名权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对姓氏选择权相关法律适用问题的解释已超越司法权限范围,审理法院将相关事项层报至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请示,继而由最高人民法院报...
关键词:北雁云依 法律漏洞 法律解释 司法解释 立法解释 
论《民法总则》背景下见义勇为者的注意义务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121-123,共3页韩洪称 
通过文义解释和历史解释后发现,我国《民法总则》第184条完全免除了见义勇为者的注意义务。此种过分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做法不仅造成了体系上的矛盾,还忽略了对受助者的保护。虽然《民法总则》第184条存在上述不足,但这却是立法者故意为之...
关键词:见义勇为 法律解释 立法解释 
“或裁或审”协议的界定与效力——以法律解释学为方法被引量:1
《法律方法》2019年第3期270-284,共15页戴曙 
法律虽规定,当事人约定争议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协议无效。但司法实践和理论中,对何为"或裁或审"协议以及在"或裁或审"协议效力的认定上却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和做法。面对当事人各式各样的约定以及不同的...
关键词:或裁或审 意思自治 文义解释 体系解释 立法解释 
国民政府时期立法解释制度存废考议
《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7期91-99,共9页李相森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统一法律解释制度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CFX005)。
国民政府时期,立法院作为最高立法机构一度接受提请者的法律解释请求,针对法律实施过程中的疑问,通过议决法律解释案的方式解释法律。但此种解答法律疑义方式的立法解释制度最终因与司法机关职掌法律解释的世界法制潮流相悖,与司法院统...
关键词:立法院 立法解释 法律解释 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时期立法解释制度存废考议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158-166,共9页李相森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统一法律解释制度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CFX005)
国民政府时期,立法院作为最高立法机构一度接受提请者的法律解释请求,针对法律实施过程中的疑问,通过议决法律解释案的方式解释法律。但此种解答法律疑义方式的立法解释制度最终因与司法机关职掌法律解释的世界法制潮流相悖,与司法院统...
关键词:立法院 立法解释 法律解释 国民政府 
姓氏选择、公序良俗与法律解释——最高法院第89号指导案例与姓名权立法解释评述被引量:12
《法治研究》2018年第5期148-160,共13页黄泷一 
姓名权立法解释和最高法院第89号指导案例的颁布,虽然使公民的姓氏选择有了较为明确的法律依据,但其在实质内容和说理上都存在值得商榷之处:在我国已经选取夫妻别姓主义的前提下,家庭同姓的传统已经消失,随着身份证号码与指纹采集制度...
关键词:姓名权 姓氏选择 公序良俗 立法解释 指导案例 
立法解释中的“四大问题”是什么?被引量:1
《民主与法制》2018年第24期54-56,共3页罗书平 
在2018年两会期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中,有一组比较醒目的数据:五年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25件、修改法律127件次,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6件次、法律解释9件。
关键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立法解释 法律问题 全国人大 法律解释 常委会 
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
《楚天法治》2017年第36期176-177,共2页许平 
对刑法解释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证刑法规范的正确适用.目前关于刑法解释的立场主要有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解释等.我的文章主要是对比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中的几种刑法解释的对比以及在具体适用的问题中,是采用立法解释、法律客观解释...
关键词:法律解释 基本立场 立法解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