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作品数:1188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肖尧汪海峰李蕙君盛玉陈红莉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十二五攻关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半山立夏文化空间的建构与当代文旅发展
《古今农业》2024年第4期115-123,共9页袁瑾 
半山立夏节是以杭州半山地区民众在立夏节气前后,世代传承的系列送春迎夏民俗活动为主体形成的节气型节日。传承地位于杭州城市中心,独特的城中山地景观、悠久的立夏习俗与半山娘娘庙积淀深厚的民间信俗、蚕桑生产习俗与民间艺术构成了...
关键词:半山立夏 文化空间 传统节会 传承 城市文化 
立夏时节的田野记忆
《初中生写作(下半月)》2024年第10期0001-0001,共1页许晋懿 
立 夏 时 节 的 田 野 记 忆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桐城路校区八年级23班 许晋懿 在充满生机的立夏时节,我踏上了一段独特的旅程。
乡村振兴视域下饮食习俗的文化内涵及价值阐述——以建始县“喝栽秧酒、吃立夏坨”为例被引量:1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6-11,共6页全翔 毛昌恒 龚志祥 
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领域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民族村寨文化特征与重塑研究”,项目编号:202301。
“喝栽秧酒、吃立夏坨”这一独特的地域饮食习俗,是建始县历史记忆、社会联系和文化内涵的丰富体现。它不仅传承了农耕文化的智慧,还呈现出丰富的民俗和鲜明的时令特色,融合了地域性、技艺性、社会性和民俗性等多个方面的文化特征,承载...
关键词:饮食习俗 功能分析 乡村振兴 
窗外的银杏树
《作文(2-4年级适用)》2024年第9期20-21,共2页万芃程 李阳(指导) 
妈妈单位旁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春分时节,一场蒙蒙细雨过后,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光秃秃的银杏树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芽。立夏的阳光正好,小小的银杏叶在树枝上享受着风的抚摸,开心地唱着美妙的歌。
关键词:银杏叶 银杏树 立夏 
立夏:豌豆饭,最养人
《健康养生》2024年第9期1-1,共1页
立夏吃豌豆饭的习俗,可追溯至三国时期。据说,当时孟获受诸葛亮所嘱,每年立夏日前往洛阳看望被晋武帝所擄的阿斗。他唯恐阿斗被亏待,每次都要用大秤称阿斗的体重,并一再告诉晋武帝,丝毫差池,他也不忍。每年立夏,晋武帝便命人煮糯米豌豆...
关键词:三国时期 晋武帝 孟获 立夏 豌豆 诸葛亮 习俗 可追溯 
夏日如何饮食养生
《中国食品安全》2024年第4期104-105,共2页鲁进 
夏季,古人又称为“夏三月”,指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前一日止,包括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夏季六个节气变化过程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人生于天地之间,从大自然吸取氧气、水和各种营养食物养育自身,也不例外将受...
关键词:饮食养生 天地之间 节气 夏三月 立夏 
编织蛋套过立夏
《格言(校园版)》2024年第19期54-57,共4页
“挂蛋”是立夏的习俗之一,人们将煮好的“立夏蛋”放入用彩线编织的蛋套中,挂在孩子的胸前,或挂在帐子中,听说可避免疰(zhù)夏。(疰夏:中医指夏季长期发热的病,患者多为小儿,多由排汗功能发生障碍引起。症状是持续发热,食欲不振,消瘦...
关键词:长期发热 皮肤干热 多尿 持续发热 疰夏 编织 立夏 口渴 
立夏过后棚菜害虫纷纷来袭,怎么办?
《农药市场信息》2024年第11期54-54,共1页董文兰(整理) 
立夏后雨水逐渐增多,蔬菜生产上病虫害也逐渐严重起来。除蔬菜生产上的“四小虫”外,黄油条跳甲及鳞翅目害虫如处理不当,也会给作物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为此分享常见棚菜害虫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关键词:害虫综合防治 鳞翅目害虫 棚菜 作物生产 跳甲 病虫害 蔬菜 
初夏手竿钓鲫鱼
《中国钓鱼》2024年第6期23-25,共3页徐艳文(文/图) 
农历“立夏”节气过后,雨水开始增多,气温上升得快,水温随之升高。此时鲫鱼刚产完卵身体虚弱,急需大量食物补充营养,四处游动觅食,非常容易钓获。笔者根据近年来初夏钓鲫的经验谈点体会,供钓友参考。
关键词:补充营养 手竿钓 气温上升 鲫鱼 初夏 立夏 经验谈 
立夏后宜食“一瓜三果”
《康复》2024年第6期31-31,共1页王婧铭 张毅 
立夏之后,气温越来越高,平时没有大动作也会出一身薄汗,黏糊糊的感到疲惫,整天提不起劲儿。此时,我们就要顺应季节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那么,立夏后怎么吃才能更好地养生呢?
关键词:饮食习惯 立夏 季节变化 疲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