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宪

作品数:2727被引量:3070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细珠耿云志迟云飞韩大元李振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丙午中央官制变革再研究——侧重新官制文本制定与反响的探讨被引量:1
《清史研究》2023年第3期64-76,共13页周增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中国的旗人民族认同研究”(18CZS043);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创新项目“文官选任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转型研究(1906—1928)”(18ZFQ77001)的阶段性成果。
在新官制文本草拟时,丙午改制呈现出与既有印象不同的特点:趋新改革的急迫与人事安排的平衡并行。就新官制的文本制定过程而言,从草拟大纲到修正、核定奏本,已非仅从改革派意愿,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守旧者意见影响;而慈禧最终裁定的新官制...
关键词:清末预备立宪 中央官制变革 新官制文本 丙午改制 
孔子制宪:康有为儒学普遍主义下的立宪观被引量:1
《南大法学》2023年第3期153-171,共19页栾兆星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传统法理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22CFX052)的阶段性成果。
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康有为重构中国文明的自主性,力图保持儒学在政教中的普适地位。在处理儒学与立宪的关系时,康有为认为孔子作《春秋》立宪法,且与西方宪法相较,作为宪法的《春秋》在时空上具备普遍性。进而,康有为通过诠释儒学经典...
关键词:康有为 儒学普遍主义 《春秋》 立宪政体 立宪原理 
宪法财政学:中国现代财税制度基础地位与国家社会福利责任承担主体角色被引量:2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64-172,199,200,共11页刘继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现代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制度研究”(19BSH159);财政部与国家卫健委联合委托课题“我国卫生财政投入政策演进历程及其评价研究”;2021年民政部委托课题“中国现代家庭养老服务政策支持研究”。
2021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社会福利服务制度成为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战略重点与优先领域。现代社会制度主要由政治民主制度、市场经济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和多元文化制度四大制度组成,现代政治民主制度...
关键词:宪法财政学 财政立宪主义 国家福利责任 政府职能 现代财税制度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法治观念被引量:3
《甘肃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143-153,共11页朱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法治道路百年探索的基本经验研究”(21XDJ003)。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治观念。这些早期共产党人在批判人治、武人政治、帝国主义法治并认同法治有助于保障权利的过程中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郑重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法治...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 法治观念 革命 马克思主义 民主共和国 立宪国 
严复自由思想今探:以“政界自由”为中心
《宏德学刊》2022年第2期278-289,共12页赵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西方文化认同理论新进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8ASH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严复自由思想的研究一直处于严复研究乃至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和政治社会理论研究的核心地位。“政界自由”作为严复最晚提出且居于其自由思想体系纲领性位置的概念,在以往的研究中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对政界自由的概念界说、内...
关键词:严复 政界自由 管束 立宪 文化自觉 
论普通法立宪主义的贡献与不足
《交大法学》2022年第5期41-57,共17页熊林曼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以法规备案审查制度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项目编号:19VHJ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普通法立宪主义的兴起旨在回应议会主权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打破越权无效原则的争论僵局,重新定位议会主权与法治原则的关系。一方面承继了柯克、戴雪的传统普通法理论,另一方面又发展了德沃金、富勒的自由主义理论资源,普通法立宪主义旨...
关键词:普通法立宪主义 议会主权 法治 普通法 
清末师日立宪的尊皇取径与困境
《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9期136-145,共10页邓华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9CZS049)。
清末立宪在君权体系下接嵌西式民权制度,在政权形式上是一次具有结构性意义的转型尝试,其蓝图与模型主要是《明治宪法》及相应的法政理论。《明治宪法》以尊崇天皇为基底,由此产生天皇总揽统治权的“国体”与“立宪政体”的分立与纠缠,...
关键词:清末立宪 君权 民权 国体 政体 
政府、军绅与政党:近代中国国家建构进程的历史检视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137-143,共7页杨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党性教育的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20&ZD022)。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被迫卷入西方资本主义主导的现代世界,为了摆脱边缘地位,中国开启了民族独立与寻求富强的现代化之路。现代化不仅意味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而且还要求一个现代国家的形塑。在后发国家现代化的视域下审视,整...
关键词:现代国家建构 清末立宪 袁氏当国 军绅体制 国民党政党—国家体系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的民权政治趋向——以立宪论者的国体政体观念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22年第6期34-43,共10页邓华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晚清民初国家类型学说的传播与影响研究”(19CZS049)。
辛亥武昌起义后,清季以来朝野各方争执不下的国体政体走向问题迎来抉择时刻。面对已是大势所趋的民主共和的挑战,希望保留清廷、帝制的立宪论者纷纷援引、调适从日本输入的国体政体理论,或扩充国体政体类型,构建包容帝制的“共和新体”...
关键词:辛亥革命 共和 国体 政体 统治权 
论清末革命派和立宪派在“民族建国”理论上的分歧与争论被引量:10
《民族研究》2022年第3期124-137,M0006,共15页郑大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近代以来民族复兴思想研究(多卷本)》(批准号:18ZDA19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批准号:16ADJ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中对杨度在《金铁主义说》中所使用的“中华民族''观念的批评,反映了以孙中山、章太炎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梁启超、杨度为代表的立宪派在''民族建国”理论上的重大分歧。分歧之一,是对“文化”和“血缘”在民族形...
关键词:民族理论 民族主义“民族建国”五族共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