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宪党

作品数:25被引量:10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吴剑杰彭鹏黄德发张继才许顺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人物》《民国档案》《书屋》《当代》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末民初时期“立宪派”概念的形成与演变研究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40-47,共8页戴贺 
近年以来,随着预备立宪研究的深入,清末民初的“立宪派”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人认为,所谓“立宪派”,是历史学的归纳总结,是一种文化建构。这种观点有其一定的道理,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区域史、社会史的引入,我们确实对“立宪派...
关键词:文化建构 立宪党 章太炎 
孙中山的憋屈与别扭
《人物》2012年第1期66-69,共4页马勇 
一百年前的1912年,是中国的共和元年,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于那一年元旦创建于南京,持续17年流亡海外,依然不断鼓吹革命、排满、共和、民主的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国从此开始走向一个全新时代。然而为时不久,政局丕变。2...
关键词:孙中山 袁世凯 南京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 革命党人 赵凤昌 立宪党 临时大总统 宋教仁 武昌起义 
南北和谈中的袁世凯被引量:1
《人物》2011年第12期64-67,共4页马勇 
武昌起义爆发后,赋闲三年的政治强人袁世凯受命出山,全权处理武昌危机以及由此引起的全国性危机。袁世凯在此后的一百多天里殚精竭虑,谋划良多,也几次出现南北和解的机会,然而到了最后,清廷还是不得不在全国上下的一片反对声中关门大吉。
关键词:袁世凯内阁 君主立宪 南北和谈 君宪 黎元洪 革命党人 武昌起义 立宪党 清廷 中华民国 
1911之革命尚未成功
《当代》2011年第5期4-123,共120页王树增 
历史的赌注1霞光如血一九一一年九月,暑热难耐的湖北武汉正在酝酿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历史事变。十四日,湖北新军中两个最重要的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武昌雄楚楼十号刘公住宅召开了第三次联席会议。虽然共进社最早出于同盟会,...
关键词:袁世凯称帝 立宪党 护国军 参议院 段祺瑞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革命党人 孙中山 黎元洪 孙逸仙 宋教仁 北洋军 民国政府 湖北军政府 国民党成立大会 吴禄贞 尚未成功 
辛亥 摇晃的中国
《中国青年》2011年第10期56-57,共2页张鸣 
革命给了国人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但却没法像魔棒一样,给中国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革命的偶然与孤独说起来,这个革命的发生,多少有点偶然性。从小的方面说,如果当时坐镇武昌的湖广总督不是瑞,如果他不是炮一响就像个懦夫一样挖洞逃...
关键词:革命党人 民主共和制度 立宪派 立宪党 武昌起义 汤化龙 
善变的梁启超
《书屋》2005年第11期47-51,共5页张家康 
  梁启超尤为欣赏日本政治家吉田松荫和意大利政治家加富尔,对他们善变的政治策略倍加赞扬,称他们为善变的豪杰.他说:"大丈夫行事磊磊落落,行吾心之所志,必求至而后已焉.若夫其方法随时与境而变,随吾脑识之发达而变,百变不离其宗,但...
关键词:梁启超 袁世凯称帝 孙中山 复辟帝制 共和政体 政治家 政治人物 康有为 工农运动 共产党领导 保皇会 立宪党 勤王运动 文绅运动 清廷 精神故乡 君主立宪制 善变 
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熊希龄的国家结构观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83-87,共5页张继才 
在袁世凯统治时期,熊希龄曾入主内阁,在地方制度上提出采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实行中央集权的施政纲领,对袁世凯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17年至1926年,他改变立场,极力主张联邦制,20 年代还汲汲于实际活动。熊希龄思想...
关键词:熊希龄 国家结构 立宪党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政治观念 国家权力 
袁世凯窃国原因之补议
《历史教学问题》1994年第2期57-58,共2页杨正正 
武昌起义成功之后,南方诸省紧跟着独立,清政府的统一土崩瓦解、各省都督府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成立……一切都顺乎天应乎时,形势发展既快又好。然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却功败垂成,革命果实被袁世...
关键词:袁世凯 孙中山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 立宪派 立宪党 武昌起义 清政府 预备立宪 革命党人 
清末《政论》《国风报》的立宪宣传——兼谈梁启超这个时期的思想变化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2年第3期163-177,共15页何炳然 
清末,国内阶级斗争空前激化。反对和改变以清王朝为代表的封建专制制度,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问题是怎样反对和改变:革命还是改良?由此。
关键词:梁启超 国会请愿运动 政论 国风 立宪运动 立宪政治 立宪党 立宪政体 清末 政党 
清末湖北立宪党人的议政实践被引量:2
《历史研究》1991年第6期66-77,共12页吴剑杰 
20世纪的最初十年,是中国资产阶级真正独立地登上中国近代政治舞台并导演出有声有色的历史活剧的年代。在这十年中,资产阶级的左右两翼分别领导着两种平行发展的政治运动,革命派以"民主共和"为旗帜,创立三民主义学说,组建革命团体同盟会...
关键词:立宪党 立宪派 议员 湖北 议政 立宪运动 议案 中国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 国会请愿运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