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宪政治

作品数:68被引量:14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文勇罗华庆武寅闫润鱼郑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破坏、革命与立宪——再论梁启超的革命思想(1898-1903)
《新华文摘》2023年第12期60-63,共4页贾小叶 
戊戌政变后,康梁被迫流亡日本。随后,在西方民主革命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下,梁启超对西方立宪政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不仅大量输入西方民权、立宪、国家思想等学说与理念,而且对清朝政治及专制制度给予激烈秤击,并一度热衷于鼓吹破坏与革命...
关键词:革命派 戊戌政变 康梁 理论与实践 梁启超 专制制度 立宪政治 
民初平政院制度的共和精神与治理向度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3期210-210,共1页吴欢 
在行政审判机构的立法定位背后,民初平政院深层次的设计理念和建制考量值得挖掘。考诸史事,民初平政院由辛亥元勋宋教仁“斟酌立宪政治之通例”并“参酌中国古今官制”而命名和倡设,盖意在取法“共同议政”和“平政爱民”之古意而彰显...
关键词:民初 宋教仁 袁世凯 立宪政治 平政院 立法定位 
人民政治的兴起与演化被引量:4
《开放时代》2021年第4期13-26,5,共15页王悦之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学研究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延安时期历史记忆、书写研究”(项目编号:20JY066)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初,国民国家竞争体系下流行天演论逻辑,人民主权观念与民权思想均扩张成时代精神意识,人民政治由此兴起于绅商阶层主导的立宪政治潮流之中;20年代,伴随19世纪西方文明的去魅化、立宪选举体制的弊病以及苏俄十月革命的影响,人民政...
关键词:人民政治 立宪政治 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民主 
任公盾鼻好磨墨——护国之役中的梁启超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0年第1期133-136,共4页陈占敏 
梁启超就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之初,对袁世凯的认识自然不会像他后来写《袁世凯之解剖》那般深刻透辟:“袁氏不失为一大人物,然只能谓之中世史暗黑时代东方式之怪魔的人物,而决非在十九世纪中有价值的人物。”“袁氏之第一大缺点,则其...
关键词:护国 袁世凯政府 立宪政体 司法总长 梁启超 立宪政治 孜孜追求 辛亥革命 
近代中国外交转型问题分析与复习策略
《教学考试》2018年第53期13-15,共3页邓华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启了艰难的近代化之路,伴随着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外交转型也在艰难中开始了。近代中国的外交转型在本质上是被迫的,旧的体系被打破,不得不放弃一些传统的观念与做法,去适应新的变化,并且重新确定在近代世界发展体系...
关键词:中国外交转型 知识点 鸦片战争 近代外交 外交官 知识梳理 复习备考 外交近代化 解题思路 核心素养 立宪政治 近代中国 世界大势 不平等条约 
近代以来立宪政治在日本的命运——多数主义向工具主义的坠落被引量:1
《日本学刊》2017年第4期138-158,共21页周颂伦 郑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东亚世界的裂变--关于东亚国际政治对立局面形成之文化探源"(编号:14JJD7700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韩日三国的‘战争记忆’与历史认识问题比较研究"(编号:15ASS004)
宪政思想在明治维新前后传入日本,历经20余年的犹豫徘徊之后,产生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及由其所规定的日本式"立宪"。战后《日本国宪法》将主权天皇制改变为象征天皇制,但战前政治的操作手法仍旧沿袭至今。立宪政体中常见的多数争夺,在...
关键词:日本政治 立宪政治 控制多数 多数主义 工具主义 
《大宪章》在晚清中国的传播被引量:1
《清华法学》2016年第2期115-130,共16页程梦婧 
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NO.0903005203298)资助"
英国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自晚清传入中国以来,对晚清中国的人权思想、立党政治以及宪法学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过程,也是《大宪章》"华化"的肇始。《大宪章》在晚清中国出现了多个版本的中文译本,其精神和内容获得了晚清士人的...
关键词:大宪章 晚清 华化 英国 立宪政治 
“明治宪法”体制的建立与崩溃:对近代日本宪政发展史的再思考被引量:2
《法律史评论》2014年第1期132-151,共20页赵立新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日本修宪历史及未来走向研究”(课题编号:14BFX145);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度研究项目“日本宪政发展历程及未来修宪走向研究”(课题编号:S2013Z04)的阶段性成果
日本的立宪政治始于1889年公布的“明治宪法”,了解明治宪法体制的建立与崩溃,可以从比较宪法史的角度探讨日本立宪政治的特色及其问题,更好地理解《日本国宪法》。与此同时,在日本国内修宪活动不断高涨的今天,重温近代日本宪政的建立...
关键词:近代日本 立宪政治 明治宪法 宪法体制 《日本国宪法》 发展史 思想根源 修宪 
文化基因与近代中国宪法变迁被引量:3
《河北法学》2013年第9期2-10,共9页陈胜强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宪法变迁与中央政府变革:历史与未来>(12YJC820009);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新制度主义视域下的近代中国议会制度>(11YBB168)
宪法本非中国既有之物,而是随着欧美列强的"坚船利炮"舶来。中国前立宪状态下的政权合法性基础是以"天命王权"为核心的"德命"系统,政治体制是儒家君主官僚政体。鸦片战争以降,这种统治模式在内外交困的局面下为立宪政治取代。然近代中...
关键词:儒家君主官僚制 立宪政治 “德命”系统 上下一心 文化基因 
黄遵宪:渐进主义的地方自治构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36-47,共12页汪太贤 
黄遵宪是"清末"预备立宪前现代意义地方自治的倡导者和尝试者,他创立了以"自治其身,自治其乡"为起点的逐级推进地方自治的思想模式,成为后来中国地方自治的经典模式。黄遵宪对地方自治的最初认识始于1877年,其以清朝首届驻日使馆参赞的...
关键词:黄遵宪 自治其身 自治其乡 民权 立宪政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