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近代化

作品数:21被引量:3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步先任云仙曹胜张浩张振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传承》《中州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近代外交难以抹去屈辱烙印
《历史评论》2024年第5期56-62,共7页邸宏霆 
近代中国在帝国主义压迫下沦为半殖民地,在对外交往中自然难以抹去屈辱烙印,也不可能通过所谓“外交近代化”摆脱困境。近年来,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领域出现一种割裂外交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关系,就外交谈外交的现象。部分研究者仅从外...
关键词:中国近代外交 半殖民地 外交机构 外交近代化 对外交往 帝国主义 屈辱 法律条文 
国运所系,国本相连:晚清中外电报交涉与外交近代化(1862-1911)
《创造》2021年第2期71-80,共10页方智文 
19世纪中后期,电报成为列强势力渗入的“先锋军”。在维系中国主权、抵制西方势力扩张的博弈中,中外电报交涉孕育而生。目前学界关于晚清时期电报交涉史的研究成果丰硕。如:《近代化的“退”与“进”——近代上海电报通信权的交涉》一文...
关键词:晚清时期 近代上海 电报通信 外交近代化 19世纪中后期 
晚清时期中国与巴西建交历程
《国际汉学》2018年第4期129-137,203,共10页王士皓 
1881年,中国和巴西签订《和好通商条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相较于英美日俄等主要列强,中巴关系显然不是当时对外关系的重点,但是中巴建交依然经历"数易其稿,几于笔秃唇焦"的艰苦谈判。这种艰苦对中方来说,主要体现在希望借两国建交谈...
关键词:巴西 晚清 外交近代化 通商条约 
近代中国外交转型问题分析与复习策略
《教学考试》2018年第53期13-15,共3页邓华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启了艰难的近代化之路,伴随着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外交转型也在艰难中开始了。近代中国的外交转型在本质上是被迫的,旧的体系被打破,不得不放弃一些传统的观念与做法,去适应新的变化,并且重新确定在近代世界发展体系...
关键词:中国外交转型 知识点 鸦片战争 近代外交 外交官 知识梳理 复习备考 外交近代化 解题思路 核心素养 立宪政治 近代中国 世界大势 不平等条约 
从滇案的交涉看中国外交的转变
《学术探索》2017年第2期116-119,共4页丁彩霞 
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的滇案,造成中英之间长达两年的交涉。中国传统外交政策和外交观念的落后在这次交涉中得以充分的体现,英使威妥玛趁机要挟清政府,交涉最后几乎实现了他提出的全部要求。滇案交涉中,外交的失利给清政府带来了沉重的打...
关键词:滇案 外交政策 外交观念 外交近代化 
浅谈由“天朝体系”到近代化外交的转型——从一道中国选择题说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16年第9期283-283,共1页王宽军 
由于传统革命史观的影响,一直认为清政府就是一个腐朽堕落的卖国政府。从近代史观视角看出,西方侵略者主要给中国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转型。
关键词:天朝体系 外交近代化 近代外交 
略论晚清早期外交近代化
《传承》2015年第12期136-137,共2页管祥久 
19世纪60年代,受西方外交体制的冲击和中国"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清朝突破了"天朝上国"的藩篱,踏上了外交近代化的征程。晚清早期外交近代化主要体现在其理念、体制、方略等方面的变革。虽然它在认识、体制方面出现了新旧杂糅的现象,但...
关键词:晚清 外交 近代化 
略论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作用
《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第27期77-77,共1页唐克周 
李鸿章“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在晚清政坛上驰骋半个世纪。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他是中国封建官僚主义与西方思潮撞击下一个悲哀的产物,却在中国经济、军...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 李鸿章 进步作用 外交近代化 西方思潮 官僚主义 中国经济 军事家 
郭嵩焘与黄遵宪外交思想之比较
《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11期28-29,共2页王敏 
晚清外交史上,郭嵩焘、黄遵宪是两个不同时期极具影响力的外交家,可以说他们的外交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分别代表着洋务派与维新派。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这两位外交家只进行过个案研究。本文试图将其...
关键词:外交思想 郭嵩焘 外交近代化 外交家 思想联系 外交史 黄遵宪 维新派 
北洋军人与外交近代化探析——以直系柄政时期的中日外交为例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125-129,共5页刘兰昌 
一战后直至直系统治结束时期的中日外交活动中,作为一种社会参与力量的部分实力派北洋军人,借助军阀派系政治独有的权力运用方式,以其对外交决策及交涉结果具有合理参与权和决定性影响力的独特身份,一度主动介入并事实上成为推动外交近...
关键词:吴佩孚 北洋军人 外交近代化 直系柄政时期 中日外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