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效应

作品数:1996被引量:10175H指数:3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周启星袭著革江桂斌曲克明唐学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蓝藻水华与淡水鱼类的生态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9
《科学通报》2021年第21期2649-2662,共14页谷孝鸿 李红敏 毛志刚 陈辉辉 沈睿杰 曾庆飞 
江苏省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课题(TH2018303,TH2019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2813,3207157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13B00,2015BAD13B06)资助。
鱼类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暴发导致的水环境恶化、适宜栖息地丧失等生态问题,对鱼类生存及渔业经济带来巨大威胁和影响.蓝藻和鱼类的生态作用是相互的,利用鱼类调控蓝藻过度增长的生物操纵技术在...
关键词:蓝藻水华 淡水鱼类 次生代谢产物 毒性效应 生物操纵 
丙烯酰胺对水环境中典型微藻的毒性效应被引量:5
《环境化学》2020年第1期71-79,共9页徐文静 张凯奇 付强 谭丽菊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4021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F14B04)资助.
作为可疑致癌物,丙烯酰胺(acrylamide,AM)是目前各国政府和广大民众普遍关注的重要污染物.为探究AM对水体生物的毒性效应及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本文以海洋微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淡水微藻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
关键词:丙烯酰胺 东海原甲藻 莱茵衣藻 毒性效应 
呕吐毒素污染现状、毒性效应、危害作用及脱毒利用被引量:11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5期40-45,共6页张海棠 王晓斐 职爱民 张明政 王自良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D13B05);河南省产学研项目(162107000056)
呕吐毒素(VT)是B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种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食品和动物饲料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就VT的污染现状、毒性效应、危害作用及脱毒利用进行概述,旨在为防控和科学利用VT污染农产品提供借鉴.
关键词:呕吐毒素 污染现状 毒性效应 危害作用 脱毒利用 
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化学损伤及DNA修复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6年第1期63-65,共3页巨睿 邵华 贾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0145);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2012G003003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4M55195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4BAI12B02)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是一种易挥发、低分子质量的化学物质,有2,4-TDI和2,6-TDI两种同分异构体。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树脂及泡沫,墙体绝缘材料、密封地板、卫生间及家具类也含此种物质[1]。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小和易挥发的特性,因此在...
关键词:DNA修复基因 二异氰酸酯 化学损伤 聚氨酯树脂 家具类 靶器官损伤 染色体畸变 毒性效应 化学物质 过氧化反应 
3种多环芳烃对条纹锯鮨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的毒性效应被引量:8
《中国水产科学》2016年第1期241-249,共9页孔祥迪 刘莉 李炎璐 于欢欢 陈超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12DFA30360);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1BAD13B01)
为探讨不同多环芳烃(PAHs)对海水鱼类早期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分别比较研究了多环芳烃中的3环菲(Phe)、4环芘(Py)、5环苯并芘(Bap)单一暴露和与α-萘黄酮(ANF)联合暴露对条纹锯鮨(Centropristis striata)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
关键词:条纹锯鮨 多环芳烃 胚胎 仔鱼 毒性效应 
硼化合物对普通小球藻的急性毒性效应被引量:4
《环境科学研究》2015年第12期1887-1894,共8页刘欢 陈雪晴 裴元生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21B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055)
以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受试生物,采用批量培养法考察了不同质量浓度的硼酸和四硼酸钠对藻细胞生物量、ρ(Chla)、ρ(蛋白质)以及MDA(丙二醛)含量的96 h急性毒性效应,初步探讨了硼化合物对普通小球藻的毒性作用.结...
关键词: 普通小球藻 急性毒性 叶绿素A 丙二醛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生物油对藻类的毒性效应
《太阳能学报》2015年第6期1397-1402,共6页黄历 刘荣厚 张乐 尹仁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612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22B07)
为明确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生物油的使用安全性能,以斜生栅藻和月牙藻为受试材料,设置5组不同生物油含量(分别为0、9.5、20.7、48.5和81.3 mg/L)的藻类培养液,测定生物油对藻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生物油含量的藻类培养液对两种藻的...
关键词:生物质快速热裂解 生物油 斜生栅藻 月牙藻 半效应浓度 
环境中抗生素及其生态毒性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66
《生态毒理学报》2015年第3期11-27,共17页徐永刚 宇万太 马强 周桦 姜春明 
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5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46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抗生素类药物用于在医疗、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由于其机体代谢率低,大部分以原药或代谢物的形式经由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进入环境中,造成抗生素在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的残留。这些残留的抗生素会导致潜在的环境风险,...
关键词:抗生素 生态毒性效应 抗性基因 
典型消毒剂及与紫外联合与再生水消毒副产物生物毒性效应的关系被引量:3
《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第4期363-365,共3页熊张东 唐文浩 唐天乐 白娟娟 余芬芳 
国家"863计划"(编号:2013AA1028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2BAC18B04)
用次氯酸钠、二氧化氯、氯胺、臭氧等4种典型消毒剂及与紫外联合消毒处理沉淀池出水,以模式生物斑马鱼的胚胎为研究模型,对斑马鱼胚胎进行暴露试验,以心率、成活率、孵化率、畸形率来表征生物毒性和生态毒理效应,研究分析各典型消毒剂...
关键词:消毒剂 紫外联合消毒 胚胎发育 毒理效应 再生水 
氟吡菌胺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被引量:4
《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第12期3230-3236,共7页林琎 王红艳 王开运 范维娣 许辉 刘杰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E06B02)
采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和传统毒理学方法,研究了氟吡菌胺对斑马鱼胚胎、成鱼及仔鱼的毒性效应.结果发现,氟吡菌胺对3个阶段斑马鱼均具有致死能力,对仔鱼LC50(48h)值为0.204mg/L,成鱼LC50(96h)为0.286mg/L,幼鱼LC50(96h)为1.489mg/L.研...
关键词:氟吡菌胺 斑马鱼 胚胎 成鱼 急性毒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