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素转化

作品数:31被引量:37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盛荣魏自民于崧李季冯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科技成果》《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环境工程》《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金霉素添加对有机培肥土壤中磷循环微生物介导的磷素转化和有效性的影响
《微生物学报》2024年第10期3980-3997,共18页尹江琴 李佳颖 刘顺莉 谢小雨 陈新平 郎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U20A20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2800,32002126);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B2023NSCQ-MSX0507)。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金霉素的添加对有机培肥土壤中参与无机磷溶解和有机磷矿化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介导的土壤磷素转化和有效性机制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潼南区紫色土为基质土进行盆栽试验,外源添加有机肥(鸡粪),设置3个浓度的...
关键词:金霉素 有机培肥 pqqC基因 phoD基因 网络特征 有机磷矿化 无机磷溶解 
腐殖酸浓度对土壤中磷素转化的影响被引量:2
《肥料与健康》2024年第2期26-29,33,共5页杨清俊 田艳艳 李任丰 郭景丽 任荣魁 
为探索腐殖酸浓度对土壤中磷素转化的影响,以磷酸一铵为唯一磷源,开展了25℃人工气候箱中恒温连续培养的试验。试验共设9个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CK)处理,T1~T8处理依次添加质量分数为0、0.1%、0.5%、1%、2%、5%、7%、10%的腐殖酸,分别...
关键词:磷素转化 腐殖酸 无机磷 有效磷 
不同来源有机废弃物堆肥磷素转化特征被引量:2
《环境工程》2023年第S02期1098-1102,共5页詹亚斌 常远 周凯云 徐道清 王海候 陶玥玥 孙宝茹 李季 魏雨泉 
为了研究不同来源有机废弃物堆肥磷素转化特征,分别将鸡粪(CM)、鸭粪(DM)、羊粪(SM)、餐厨废弃物(FW)、尾菜废弃物(VW)与锯末混合后,进行30 d的模拟堆肥试验,结果表明:1)经过30 d堆肥,5个处理的GI分别为95.22%、87.29%、106.87%、103.95...
关键词:有机废弃物 堆肥 磷素转化 速效磷 
不同新型磷肥对黄瓜产量、品质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603-610,共8页徐雅婷 景建元 李虹颖 程启鹏 张朝春 柴如山 罗来超 熊启中 叶新新 郜红建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22AH050886);安徽省青年科学基金(1908085QC139);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202103a06020012);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8085J13)共同资助。
为了探明不同新型磷肥对黄瓜产量、品质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遴选适合黄瓜的最优新型磷肥品种,为土壤-黄瓜-新型磷肥匹配提供理论依据。选用不同新型磷肥进行田间栽培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以黄瓜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不施磷肥(CK)、...
关键词:新型磷肥 磷素转化 黄瓜 产量 品质 
解磷微生物强化堆肥磷组分转化研究进展被引量:2
《环境工程》2022年第12期89-97,共9页贾凯雪 徐少奇 魏自民 陈文杰 詹亚斌 师雄 李季 魏雨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71552)。
好氧堆肥是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堆肥产品的供磷肥力较化肥相差甚远,使得有机废弃物堆肥产品在市场上存在竞争短板,因此,调控堆肥磷素资源有效性和磷组分转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堆肥过程中可促进难溶性磷活化的解磷微生物...
关键词:堆肥 磷素转化 解磷微生物 微环境调控 微生物接种 
肥料磷素转化与高效利用机理
《中国科技成果》2022年第1期18-19,共2页冯固 冯雄汉 李海港 易可可 吕家珑 朱毅勇 汤利 李奕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肥料磷素转化与高效利用机理”(2017YFD0200200).
我国是全球土壤磷盈余颇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40年来农田施磷使土壤有效磷从7.4 mg/kg提高到24.7 mg/kg,在保障粮食增产的同时造成8500万吨的肥料磷累积在土壤中,相当于约5年磷肥生产总量。目前磷肥当季利用率低,粮食作物约20%,蔬菜果树...
关键词:当季利用率 土壤有效磷 粮食增产 高浓度磷肥 磷肥生产 过度依赖 生物学 高效利用 
不同温度热解牛骨炭对菜园土壤磷素转化及小白菜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土壤通报》2019年第6期1391-1399,共9页郭文杰 邵前前 杜健 唐嫚 李文健 吕进 卞荣军 郑聚锋 潘根兴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7YFD0200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7097)资助
生物质废弃物热解炭化及生物质炭农业应用已经成为全球废弃物安全处理与养分资源循环利用的前沿方向。动物骨骼炭对土壤磷素组分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尚不清楚。收集了某市厨余废弃牛骨,采用500℃、600℃和700℃三个温度梯度进行热解炭化...
关键词:牛骨炭 菜园土 小白菜 磷组分 磷素有效性 
畜牧粪便堆沤过程中磷素转化与流失风险分析被引量:2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8年第9期2037-2044,共8页金文博 殷长青 王毅 左双苗 肖润林 
湖南省水利科技项目(湘水科计(2016)-SB-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800100)
循环利用畜禽养殖粪便中的磷素是解决农业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为了探寻亚热带农业区常规方式下养殖粪便中磷含量变化规律和环境流失风险,本研究模拟传统农户的固体堆沤方式,对猪粪和牛粪混合秸秆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自然堆沤发...
关键词:堆沤 全磷 有效磷 有机磷 流失风险 
巢湖北岸岩源磷迁移特征及其来源识别
《采矿技术》2018年第4期112-115,120,共5页王诗瑶 孙喆 胡淑恒 吴忧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301537)
以龟山-马鞍山一带为研究区域,利用磷酸盐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巢湖北岸地区磷素的来源与迁移过程。在研究区域内设置多个水样、土样采样点及迁移路径,测定水体、土体的含磷量分析岩源磷的迁移特征及磷素转化规律,测定典型样点的磷酸...
关键词:同位素示踪技术 岩源磷 迁移特征 磷素转化 迁移路径 
核磁共振NMR技术在环境磷素转化与迁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福建农业学报》2017年第7期801-806,共6页黄彬彬 邹显花 吴鹏飞 马祥庆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09B01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405211;31370531)
核磁共振(NMR)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能在不破坏土壤和植物的情况下解析磷形态结构及其分布规律,突破了传统环境磷素研究的瓶颈,拓展了环境磷素迁移研究的新途径,而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研究。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从NMR技术在环境水体...
关键词:核磁共振技术 磷素转化 水体 土壤 植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