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

作品数:970被引量:49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特夫张思齐杨景春张宗福韩成武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安徽文学(下半月)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杜甫诗歌对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研究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4期101-102,共2页果鹏雷 宋威 谭婧 陈萧伊 
江西财经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自党的十八大明确明确提出新形势下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有关如何在大学校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如雨后春笋。但在大学生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更好地领会和学习社会主义核...
关键词:杜甫诗歌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意义研究 
探究杜甫名篇古今关注度的变化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年第5期157-160,共4页张莉萍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师范大学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读图时代文学经典的有效传播"(SK2016A0343)
本文尝试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杜甫诗歌名篇在历代有代表性的唐诗选本、点评资料、入选文学史以及中国知网研究杜甫诗歌的论文和当前的中小学课本等五方面的数据统计进行加权计算。据统计结果分析杜甫17首诗歌古今关注度的变化,并探究其...
关键词:杜甫诗歌 定量分析 排行 古今关注度 
杜甫诗歌中的理趣探析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年第11期4-5,8,共3页张莎莎 
"理趣"是宋代诗歌的显著特征,然杜甫诗歌中亦有许多含有"理趣"意蕴的诗歌,杜甫诗歌中的理趣意蕴分别包含在咏物、郊游、自然、人生思考等类型的诗歌中,其诗歌中理趣意蕴主要受魏晋南北朝玄学诗、山水诗以及初盛唐田园诗,诗人仕途经历以...
关键词:杜甫 诗歌 理趣 玄言诗 自然 
试论白居易与杜甫诗歌中女性形象塑造上的异同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第11期13-14,共2页谷霞飞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两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和白居易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成为古今研究者关注的对象。杜诗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一座高峰,后人难以翻越.尤其诗中刻画的女性形象,往往深入人心,而在中唐后逐渐风行的白居易诗歌中,...
关键词:女性形象塑造 杜甫诗歌 白居易 异同 现实主义诗人 现实主义诗歌 中国文学史 研究者 
由“三吏”、“三别”浅析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第8期5-5,80,共2页程雁晖 
杜甫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突出地表现为政治忧患(忧世)和生命忧患(忧生)"。[1]政治忧患即表现为诗人浓厚的忧国忧民情怀。在杜甫的众多作品中,最能体现这种忧国忧民情怀的是《新安吏》、《潼关吏》...
关键词:忧国忧民 杜甫诗歌 情怀 忧患意识 《新安吏》 《石壕吏》 《新婚别》 政治 
《河岳英灵集》未收录杜甫诗歌的原因分析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3期144-145,共2页谢芹芹 
《河岳英灵集》是盛唐时期最优秀的诗歌选本,杜甫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是中国诗坛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河岳英灵集》不选杜诗表面看似矛盾,实则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试图从客观、主观两方面对学界观点进行评述,同时认为,杜甫未入选...
关键词:杜甫诗歌 《河岳英灵集》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诗学理论的矛盾 
思想与艺术之双色奇葩并放——谈杜甫诗歌中所体现的马克思文学批评方法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10期125-126,共2页李岚 肖昌菊 
在品评文学作品的价值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方法主要从思想性和艺术性这两方面来判断,而享有"诗圣"美誉的唐代诗人杜甫,其作品在这两方面达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因而他的诗歌在后世流传深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方法 思想性 艺术性 杜甫 诗歌流传 
浅谈杜甫诗歌与楚辞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8期99-100,共2页白杨 
诗歌创作在我国的传统源远流长,可以说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滥觞与精华,其中骚体的开山之祖屈原和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无疑是诗歌创作激流涌进发展中的两个浪潮,各自对后世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屈原可以说是我国爱国主义诗作的奠基...
关键词:杜甫 屈原 诗歌 爱国 艺术特色 
论杜甫诗歌喻象的审美特征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4期82-83,共2页马英 
杜甫的诗歌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丰富多彩的喻象创造是其特色之一。本文认为,杜诗的喻象,不是用语词直接描摹客观的人物情态,而是驰骋想象,在人与物、物与物、古与今的对照、对比中,以虚拟的景象间接描摹客观的景象,表现出鲜明生...
关键词:杜诗 喻象 审美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