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亚子

作品数:982被引量:19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柳光辽陈友乔叶扬兵曾景忠孙之梅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苏州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社与民间戏曲
《苏州杂志》2019年第1期76-79,共4页徐文初 
民间戏曲在苏州地区源远流长,绵延至今依然群星璀璨,惠泽民生,为'人间天堂'增色添彩。吴江县(今苏州市吴江区)历代隶属苏州,在苏州民间戏曲百花丛中一枝独秀。当明代中晚期以昆曲为代表的传奇剧盛行时,以沈璟为首的昆曲'吴江派'开始脱...
关键词:民间戏曲 柳亚子 陈去病 戏曲改革 吴江派 
端本园的一个下午
《苏州杂志》2016年第3期61-61,共1页李红梅 
虽然不是周末,但黎里老街上的人真不少,虎筋桥侧,可以说是熙熙攘攘,这真有点出乎意料。经过柳亚子纪念馆,几步远,向左折进一条小弄堂,几重迂回曲折之后,终于看到了那精致秀气的门楣,上书“端本园”三字。进得园来,别有洞天,...
关键词:纪念馆 柳亚子 假山 
柳亚子何以“牢骚太盛”?
《苏州杂志》2013年第5期44-47,共4页朱子南 
说起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深远的南社,就不能不提及柳亚子,作为南社三位创始人之一,柳亚子又是同盟会会员,光复会会员。他的诗作,也是传诵一时的。但在人们的印象中,却以"牢骚太盛"为认识他的主调,在建国前后似是不懂世态人情的怪人,其...
关键词:同盟会会员 世态人情 传诵一时 南社 金灿然 诗云 夺席谈经 国民党元老 宋云 南明史料 
凌景埏和《撷芬室小诗》
《苏州杂志》2011年第3期82-83,共2页张建林 
近现代的中国散曲研究史上,凌景埏是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国学大师钱仲联先生在他主编的《中国雅俗文学》(第一辑)上,写了一篇题为《东吴之人文学术传统》(代序),列举了黄人、章太炎、吴梅、金叔远等著名学者后,接着提到了凌景埏,他说:...
关键词:小诗 燕京大学 柳亚子 东吴大学 西厢记 学术传统 系主任 雅文学 元散曲 简介 
沈昌眉的书信
《苏州杂志》2008年第1期69-70,共2页冯柏森 
1994年,蒙友袁昌勇先生的相赠,我有幸收藏了沈昌眉先生的一札书信。书信共二张信笺,是江苏大学苏州中学乡村师范部用笺。信笺天头印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嘱。书信共二页,按竖写计算十九行,共二百八十四个字,文言文体,无标点符号。我仔细欣...
关键词:书信 乡村师范 柳亚子 将军 南社 后裔 中学教师 苏州 上海交通 逮捕 
画事二记
《苏州杂志》2007年第6期71-73,共3页邓兆铭 
沈宗维的《钟馗图》"一唱雄鸡天下白",1951年1月,吴县土地改革委员会成立,消息传来.我意识到父亲的剥削生活必将受到历史的清算。果然,他不久就托人送来一捆旧书画,从信上一笔不苟的字迹看来,他的心态很平静。
关键词:钟馗 父亲 苏州 太平军 谋财害命 土匪 金银 柳亚子 紫罗兰 湖南人 
一首民间珍藏的柳亚子佚诗
《苏州杂志》2007年第5期25-26,共2页陈华东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的1945年元月,客居重庆的家父驱车前往相识已久的柳亚子先生寓所拜望,交谈甚欢。辞别前家父提出了索求诗词之请,亚老欣然命笔,顷刻间一首信手拈来即兴书就的小诗跃然纸上,遂而就有了此首散落在民间之柳诗的存在。解放...
关键词:柳亚子 佚诗 抗日战争 民间 小诗 邵力子 大理院 保存 罗家伦 书法 
“胡布衣”的小故事
《苏州杂志》2004年第4期28-30,共3页李海珉 
南社著名诗人胡石予(1868——1938)昆山蓬朗人,字介生,号石予,别署石翁、瘦鹤、胡布衣等,石予先生终身从教,多才多艺,桃李满天下——一、诗书作伴1884年,17岁的胡石予,因父亲去世后家道贫寒,遂在蓬朗镇上开办私塾教授学生。他一边教书...
关键词:南社 布衣 柳亚子 学生 郑逸梅 昆山 教书 叶圣陶 中学 应试 
革命书生被引量:1
《苏州杂志》2004年第3期48-51,共4页费振钟 
二十一世纪,再提革命二字,已经恍若隔世,但一百年前,吴江分湖的柳亚子,却正是以一革命少年的姿态登场的。当时的情形也是满东南都是革命的暗潮,吴江黎里,虽不算交通发达之处,即使近在上海,假如乘船,风平浪静,亦须花费两三天时日,不过革...
关键词:柳亚子 革命党人 南社 毛泽东 章太炎 南明史 天赋人权 上海 新民丛报 卢梭 
金松岑、柳亚子与《复报》
《苏州杂志》2004年第3期72-72,共1页嘉尧 
金松岑和陈去病等人在同里创设雪耻学会,公推金松岑为会长。雪耻学会设在同川书院原址。同川书院为里人创办的女学,始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占地三亩,主楼为三楼三底的木结构楼房。雪耻学会会员在此磨砺一堂,谈今论古,抒发救国救民之志...
关键词:金松岑 柳亚子 同里 自治 孙中山 书院 木结构 救国救民 学会会员 新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