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

作品数:600被引量:33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邓建谢慧明龙建国廖泓泉熊斌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柳永词中服饰抒写的多侧面审视
《服装设计师》2025年第3期89-94,共6页宋伟 黄蓉靖 
武夷学院2023年度教材建设项目“中国汉服文化”(JC20231001)阶段性成果之一。
从文学与服装学跨学科的角度进行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宋词的代表作家柳永在其词作中的服饰描写秾丽华美、活波明艳、虚实结合、富于动态美,起到了渲染意境、塑造人物的作用,见证了宋代美学与社会繁荣。尤其是柳词在通过服饰描写女性时,...
关键词:柳永 服饰描写 俗艳 宋代美学 宋型文化 男性视角 
秦观和柳永词的对比研究——以《定风波》与《鹊桥仙》为例
《汉字文化》2025年第4期158-160,共3页庞景晔 
柳永、秦观同为北宋婉约代表词人,写就大量恋情词作,在爱情观上却见分野。本文以柳永《定风波》和秦观《鹊桥仙》两首恋情词对比为切口,分析二者爱情观中对于“何以永恒”理解的差异。结合叙述视角、雅俗文化等进一步分析造成《定风波...
关键词:《定风波》 《鹊桥仙》 爱情观 永恒 超越意识 
苏轼词审美意境探析——以《永遇乐·长忆别时》为例
《文艺争鸣》2024年第12期205-208,共4页杨一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都城文化与古代文学及相关文献研究”(项目编号:18ZDA237)的阶段性成果。
苏轼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词体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叙事与情感立体丰富,解读与想象空间宏阔。苏轼自评:“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1))。学术界对苏轼这一文艺思想较为关注,而仍需指出的是,苏轼“自是一家”的...
关键词:苏轼词 以诗为词 抒情言志 永遇乐 柳永词 审美意境 苏词 文艺思想 
柳永词的美学美育研究
《汉字文化》2024年第18期184-186,共3页陆晨凤 
柳永以其独特的文人俗词著称,其词作极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彰显出一种独特的美。本文聚焦于柳永的俗词研究,对其词作中所反映出的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理论与实证,挖掘其作品中所蕴含的美育资源...
关键词:柳永 美育文化 俗词 
论柳永词中的“客”
《汉字文化》2024年第15期148-150,共3页苏欢 
在柳永现存词作中,许多场合出现了柳词称“客”情况,其中主要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指参加宴会和赠别场合的人,柳永称己为“客”,体现了他缺乏归属感的内心状态。第二类是流离转徙的“客”,代表了迁居、流寓两种身份的人群,展示了柳永各...
关键词:柳永词 “客” 表现方法 
从“形似”论探析柳永词中的北宋风景与绘画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马欢欢 
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发展至北宋,表现领域不断开阔,词人兼具画家眼光,积极把握各种风景,词也同其他文体一样具备“形似”特征。“形似”论在词与画中的互动阐明了这一文论的发展溯源和词画领域之间的“出位之思”。柳永词中的北宋风景...
关键词:形似 柳永词 北宋风景 绘画 
柳永词《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2024年第2期21-22,共2页韩晓丹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
关键词:钓叟 箫鼓 柳永词 
从《望海潮·东南形胜》漫谈柳永的豪放
《今日教育》2024年第1期70-73,共4页康丹芸 
明人张綖曾在其所著《诗余图谱·凡例》中将词分为两类:一体婉约,乃为词调蕴藉者;一体豪放,乃气象恢宏者。由于柳永词多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情感细腻婉转,故论者多将其归入婉约一派,提及柳永的第一反应就是婉约词人,而视作品气象恢宏...
关键词:《碧鸡漫志》 离愁别恨 男欢女爱 向上一路 柳永词 婉约词 豪放派 张綖 
论柳永词的警喻诠释法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1期53-55,共3页张琼 
山西省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1zsszsx090);忻州师范学院院级科研项目:历代柳永词诠释方法论析(2020KY08)。
关于柳永的词,宋代以降的评价可谓多矣,形成了丰富的词学批评资料。透过这些纷繁的词学批评话语,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带有普遍性的诠释方法。在柳永词的历代诠释方法中,有一种较为重要的诠释法——譬喻法。所谓“譬喻”,即“借彼喻此”,...
关键词:柳永  诠释 譬喻 
论柳永词的“本事”诠释法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张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科举生态与清词‘尊体’品格的生成”(21XZW009);忻州师范学院院级科研项目“历代柳永词诠释方法论析”(2020KY08)。
柳永是宋代的填词大家,后世词评家对其关注的热度一直不减,特别是对柳永的生平尤为津津乐道,形成了一种较为重要的诠释法--“本事”法。所谓“本事”,是指文学作品创作的人物掌故或故事背景。宋人杨湜《古今词话》中记载了柳永词的四则...
关键词:柳永  本事 本事诠释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