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社区

作品数:335被引量:2358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振斌孙九霞李湮吴茜张捷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内外乡村旅游社区研究进展与启示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2期1-16,F0002,共17页资明贵 白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3AZD051)。
乡村旅游社区是传统与现代、城市与村落、全球与地方相互交织、碰撞强烈的研究热点。运用文献计量与知识谱图分析方法,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社区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获得如下结论:1)国外乡村旅游社区研究成果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阶段性...
关键词:乡村旅游社区 社区居民 社区参与 可持续发展 中国式乡村现代化 
避暑旅游促进民族“三交”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四川茂县坪头村的田野调查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5年第6期193-198,共6页罗小军 罗丽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藏羌彝走廊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形成机制、成效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3YJCZH157)资助。
新世纪以来旅游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避暑旅游是旅游经济中的一种典型业态,也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该文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构建了避暑旅游促民族“三交”的作用机制模型,基于四川茂县坪头...
关键词:避暑旅游 交往交流交融 作用机制 坪头村 旅游社区 田野调查 
文化符号展演与旅游社区共同体建构——对中国古羌城的研究与分析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2-18,共7页刘广 徐广玄 和春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藏彝走廊原始体育文化遗存整理与研究”(20BTY105);西南民族大学藏羌彝文化研究院藏羌彝文化专项项目“文化共享:阿坝州锅庄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ZQY2024ZX15)。
通过对中国古羌城旅游社区文化符号展演的研究与分析,发现旅游社区通过传统建筑、艺术风格、节庆文化和艺术体育等文化符号展演向游客积极展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景观,这既是旅游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对地方民族文化空间的重塑。旅游社区...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符号展演 旅游社区共同体 中国古羌城 
避暑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与探索——以湖北利川苏马荡避暑旅游景区为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14-21,共8页胡佳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研究”(22&ZD211)。
旅游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融的重要载体。基于利川市苏马荡避暑旅游景区的调研,发现旅游地民族与游客在交往互动中促进民族经济转型与整合、文化传播与共享、社区共同体重构与发展。目前,苏马荡避暑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仍然面临现...
关键词:旅游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旅游社区 苏马荡 
环境、关系与认知——嵌入理论下旅游小企业对旅游社区影响
《旅游研究》2024年第5期17-30,共14页苑书铭 马静 母银键 
以贵阳青岩古镇为案例地,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环境嵌入、关系嵌入、认知嵌入”三个层面揭示旅游小企业对旅游社区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小企业是否能对旅游社区产生积极影响,受到环境、...
关键词:环境嵌入 关系嵌入 认知嵌入 旅游小企业 旅游社区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社区共生关系分析及重构——基于贵州天龙屯堡旅游社区的个案研究被引量: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83-92,202,203,共12页左文超 胡北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危机事件冲击下民族地区旅游业脆弱性-韧性评价及高质量发展研究”(22BMZ154);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旅游消费脆弱性:内在机理与影响机制研究”(22YJC79019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基于共生理论研究视角,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天龙屯堡旅游社区多元利益主体间的合作困境,解析中国乡村社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各共生单元的共生利益冲突及其原因。研究发现,目前天龙屯堡共生体属于间隙性共生组织模式,其共...
关键词:乡村振兴 共生理论 乡村旅游社区 共生关系 
旅游社区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研究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28-31,36,共5页王雨茁 王润生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文物安全事件智能决策支持与应急处置系统研究”(编号:2020YFC1522604)阶段性研究成果。
旅游社区是一种以旅游景区、旅游业为主导,促进社区发展的社区类型。因其人员构成复杂、旅居功能耦合,旅游社区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诸多安全风险。目前,我国旅游社区安全风险防控主要运用人防,且多管理主体无规范化职责规定和...
关键词:旅游社区 安全风险 风险分类 防控体系 
AGIL模型视阈下乡村旅游社区营造路径研究——基于杭州余杭区青山村的案例探析
《甘肃农业》2024年第3期106-113,共8页江盈盈 
2023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乡村旅游社区营造与共富机制研究——以浙江山区26县为例”(编号:Y202352507)研究成果。
社区营造作为一种系统性的乡村建设模式,倡导当地各资源协调发展、统筹并进,旨在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构筑农民主体参与的组织机制,是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有效路径。案例选取杭州余杭区青山村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和...
关键词:社区营造 AGIL模型 乡村旅游社区 青山村 
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区实践与理论逻辑——基于重庆市龚滩古镇的田野调查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12-21,共10页林婵娟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研究”(22&ZD211);2023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武陵民族走廊内河航运文献整理与文化遗产调查”(CSZ23002)。
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龚滩古镇为田野点,发现旅游地居民与游客、旅游移民在持续的交往互动中逐渐建构起新型旅游社区。各民族群众共学旅游经营、共享旅游红利、共事于文...
关键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旅游社区 龚滩古镇 
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和价值观的社会认知路径被引量:3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1期126-138,共13页张良泉 李燕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45);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自主科研项目(BZKY2022104).
乡村旅游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而旅游业脆弱性背景下社区居民的外部风险应对与生活质量评估是亟待探讨的研究课题.以往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研究多聚焦于评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净效应,缺乏居民“本位”视角的认知...
关键词:生活质量 自我效能感 价值观 定性比较分析 机器学习 乡村旅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