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作体系

作品数:202被引量:2548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福锁巨晓棠刘学军陈新平韩燕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玉豆轮作体系下减肥配施有机肥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大豆科学》2025年第2期64-73,共10页陈子生 张明聪 钟行杰 张玉先 
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2023ZD0403106);黑龙江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2021ZXJ05B02)。
为探究黑龙江垦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玉豆轮作体系下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为黑龙江垦区玉豆轮作高效生产提供施肥依据,本研究以当地主栽大豆品种黑河43为供试材料,通过6年定位试验,比较分析不同有机肥配施处理对作物生长...
关键词:玉豆轮作 有机肥 大豆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品质 
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中的肥料优化与施用策略
《种子科技》2025年第7期204-206,共3页王占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向精细化和可持续方向转型,但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中的肥料施用策略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导致土壤退化和环境污染。基于此,重点分析了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中的肥料优化与施用策略,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改良土...
关键词:大豆 玉米 轮作 肥料优化 土壤健康 
灌溉方式对小麦-花生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2025年第3期31-39,共9页高翠民 田媛 张瑞卿 何方 韩伟锋 张运红 潘晓莹 杨永辉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52102110165);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自主创新项目(2024ZC054,2025ZC10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24TD27);河南省中央引导地方项目(Z20231811180)。
基于4 a田间定位试验,以不灌水处理为对照(CK),研究传统灌溉(TI)、喷灌(SI)和滴灌(DI)3种灌溉方式对小麦-花生轮作体系作物光合特性、产量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促进节水灌溉技术在小麦-花生轮作体系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
关键词:灌溉方式 小麦-花生轮作体系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氮肥偏生产力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对土壤肥力提升及作物产量的协同效应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5年第3期021-025,共5页程贝贝 
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和过度依赖化肥,土壤质量下降与产量增长受限问题逐渐凸显。小麦玉米轮作作为一种重要的种植制度,在改善土壤性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稳定作物产量方面的潜在优势。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分析轮作对土壤物理、...
关键词:小麦玉米轮作 土壤肥力 作物产量 协同效应 农业可持续发展 
麦玉轮作体系下秸秆还田和有机替代对作物产量及农田氮损失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5年第3期442-457,共16页李文瑄 戴孚岳 王洪媛 李俊改 王震 翟丽梅 樊秉乾 刘宏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700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325)。
【目的】明确不同培肥措施对麦玉轮作模式下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农田氮损失的影响,为土壤培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麦玉轮作区为研究区域,在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平台,搜集并筛选出64篇文献,提取其中的产量、氮素损失(...
关键词:整合分析 小麦−玉米轮作 秸秆还田 有机替代 产量 氮损失 
长期秸秆还田对典型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及氨挥发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5年第2期213-225,共13页江晗 王磊 卢艳丽 白由路 王洛斌 徐鹏娜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1YFD1700900)。
【目的】秸秆还田在培肥土壤的同时,向土壤中投入了大量的有机碳,激发了有机氮的矿化。研究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下长期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氨挥发的影响,为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氮素损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关键词:秸秆还田 小麦玉米轮作 产量 氮素吸收 氨挥发 
增施铵态氮肥诱导滨海盐渍土作物根际降碱抑钠可实现以种适地增产增效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5年第1期67-79,共13页王丁霞 郝志诚 李登登 彭懿 冯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900901)资助。
通过改变栽培种植模式激发作物自身抗盐碱的潜力,实现作物以种适地增产增效的目标,对盐碱地绿色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滨海盐渍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置AS0(100%尿素,磷肥减量)、AS50(50%尿素...
关键词:以种适地 盐渍土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 硫酸铵 减施磷肥 根际降碱抑钠 钠吸附比 
耕作方式对旱作区麦-玉轮作体系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5期1-9,共9页方保停 李友军 闫广轩 李向东 任开明 胡川 周起辉 董誓言 赵凯男 黄明 程红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2300800,2022YFD180070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24TD07).
为筛选适合黄河中游旱作区麦-玉轮作体系小麦生产的耕作方式,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洛阳市小浪底镇进行定位试验,设置深松(SS)、翻耕(PT)和旋耕(RT)3种耕作方式,研究了小麦产量特性,氮素积累分配转运特性及利用效率和0~200cm土层硝态...
关键词:耕作方式 旱地麦-玉轮作 小麦 氮素利用 硝态氮残留 
麦季不同施磷量对麦玉和麦豆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磷效率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2024年第5期252-261,271,共11页寇心悦 桑丽智 沈玉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900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307)。
[目的]为研究麦季不同施磷量对陕西关中地区不同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磷肥效率的影响,明确实现不同轮作体系作物高产高效的适宜麦季磷肥施用量。[方法]以麦玉和麦豆2个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设置0,75,150,225,300 kg/hm^(2)5个施磷(P_(2)O_(...
关键词:施磷量 麦玉轮作 麦豆轮作 产量 磷肥效率 
冬麦播前耕作方式对麦玉轮作体系中玉米季土壤水分、籽粒灌浆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2024年第18期3568-3585,共18页刘水苗 关小康 赵志恒 王景辉 刘世龙 高培萌 王艳丽 吴鹏年 高晨凯 李煜铭 邵京 于昊琳 王同朝 温鹏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D2301500)。
【目的】黄淮海平原是我国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轮作区,研究小麦季播前耕作对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为麦玉轮作模式下优化耕作模式以促进夏玉米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6年长期定位试验,设置3种冬小麦播前耕作模式,连年深...
关键词:耕作方式 夏玉米 土壤贮水量 干物质转运 籽粒灌浆 产量 小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