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作系统

作品数:208被引量:2033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辛国荣杨中艺许艳丽李春杰沈禹颖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磷肥用量对油稻轮作系统作物产量与磷素吸收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作物学报》2025年第2期447-458,共12页王崇铭 陆志峰 闫金垚 宋毅 王昆昆 方娅婷 李小坤 任涛 丛日环 鲁剑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中下游水旱轮作区中低产田障碍消减与产能提升综合模式与应用”(2023YFD1901100);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2662021ZH001)资助。
油菜-水稻轮作是我国长江流域主要水旱轮作模式,其高产稳产对保障粮油安全至关重要。施用磷肥是油稻种植的常用技术,为探究磷肥对油菜-水稻轮作系统生产力及其稳定性的作用,利用2016—2023年在长江中游地区开展连续7年的田间定位试验(...
关键词:油稻轮作 产量 磷素积累量 产量稳定性 系统生产力风险 
未来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生产力影响
《农业机械学报》2024年第11期429-445,共17页董文彪 冯文哲 屈萌钰 冯浩 于强 何建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911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900700);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项目(B12007)。
揭示未来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作物物候和产量的影响,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文献收集的多站点多年份大田试验数据来校准和验证APSIM-Wheat和APSIM-Maize模型,并结合CMIP6数据集10个全球气候...
关键词:冬小麦 夏玉米 物候期 产量 气候变化 黄淮海平原 
基于能量效率与碳效率的长江中游不同水旱轮作系统可持续性分析
《作物学报》2024年第11期2801-2817,共17页杨博文 梁修仁 秦明广 曹英健 熊航 展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1579,31571622)资助。
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典型水旱轮作区,合理评价不同水旱轮作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对推动该区稻田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玉米-晚稻(MR)、油菜-中稻(RR)和小麦-中稻(WR)3种水旱轮作模式,对比其在秸秆还田(S+)与秸秆不还田(S–)...
关键词:水旱轮作 秸秆还田 能量效率 碳效率 碳足迹 
优化施肥促进华北麦玉轮作系统土壤有机碳积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第10期2339-2349,共11页张慧芋 田园 张晶 赵文欣 张定一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203021212424);山西省博士研究生来晋工作奖励经费科研项目(SXBYKY2022110);山西农业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工程”项目(2023BQ39);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3-53)。
为揭示不同施肥方式对华北小麦-玉米轮作种植系统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本研究将“小麦-玉米”作为一个施肥单元,于2014年10月开展田间定位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冬小麦-夏玉米两季作物磷钾肥分配比(A)为主区,设磷钾肥全部施入小麦季...
关键词:秸秆还田 优化施肥 小麦-玉米轮作 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有机碳矿化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中机械化技术应用
《海洋与渔业》2024年第5期72-73,共2页吴国辉 叶雪辉 郑凯仁 何元文 吴小红 
稻渔综合种养是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作轮作系统,通过规模开发、产业经营、标准生产,能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增收、经济效益提高、农药化肥施用量明显减少,是一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循环农业模式 机械化技术 生态循环农业 轮作系统 农药化肥施用 稻渔综合种养 水产品 增收 
不同施氮措施对麦玉轮作系统N_(2)O排放的影响
《环境科学》2024年第10期6148-6156,共9页蔡连凤 王学霞 王甲辰 曹兵 魏丹 梁丽娜 
北京市产业经济与政策创新团队项目(BAIC11-2024);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创新能力建设项目(KJCX20220420);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创新平台建设项目(KJCX20230304);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科技能力提升项目(ZHS202402)。
为探究华北麦玉轮作系统农田土壤N_(2)O排放对不同施氮措施的响应及影响因素,采用常规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析了:不施肥(CK)、常规施氮(尿素,追肥一次,U1)、优化施氮(减氮20%,追肥一次,U2)、控释掺混肥一次性施肥(50%尿素+控释尿素50%,...
关键词:华北平原 麦玉轮作 N_(2)O排放 控释氮肥 产量 
作物轮作栽培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和氮素累积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机装备》2024年第7期107-109,共3页崔争选 
农作物轮作系统是一种普遍应用的作物种植模式,通过这一模式能够提高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还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在农作物轮作系统实施中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栽培管理措施,保证土壤有机碳和氮素累积,进而...
关键词:栽培管理 农作物 轮作系统 土壤 有机碳 氮素累积 作物产量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冬小麦-夏大豆轮作系统培肥与生产效益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2024年第6期1029-1040,共12页徐郗阳 宋佳杰 于琦 白金泽 焦小盈 张志浩 任广鑫 冯永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859);陕西省科技创新驱动项目:陕西省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构建与示范(NYKJ-2022-YL(XN)34);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重点)项目(2019BBF02007)。
为探明秸秆还田和化肥施用对冬小麦-夏大豆轮作系统土壤培肥和生产效益的影响,于2020-2022年在关中平原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设置秸秆不还田不施肥(S0F0)、秸秆不还田常规施肥(S0F1)、秸秆还田配合常规施肥(S1F1)和秸秆还田配合减量施肥(S1...
关键词:土壤肥力 秸秆还田 N_(2)O排放 冬小麦-夏大豆轮作 
优化管理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植株干物质积累、转运与产量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2024年第5期59-68,F0002,共11页曹议丹 钱麟君 霍俊豪 邹晓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协同增效氮磷淋失阻控综合技术模式研发与应用”(2017YFD0800605);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QNYCX22012)。
针对小麦-玉米轮作种植系统中因秸秆处理不当、肥料施用不合理造成的农田土壤退化、作物减产等问题,本研究设置6种水肥结合秸秆优化管理模式,探究其对小麦、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改善小麦-玉米轮作系统田间管理提供...
关键词:水肥优化 秸秆还田 小麦-玉米轮作系统 干物质积累 干物质转运 作物产量 
不同模拟方法对稻麦轮作系统温室气体估算差异
《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7期231-240,共10页杨雨茗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较准确地估算各领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对制定减排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研究区水稻—冬小麦轮作系统温室气体(CH_(4)、N_(2)O)排放水平,对比IPCC2006 Tier2及DNDC模...
关键词:稻麦轮作 DNDC模型 IPCC2006 Tier2 温室气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