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世界

作品数:83被引量:30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樊浩王强薛桂波牛俊美牛庆燕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伦理学的基本中国话语及其理论体系
《江海学刊》2024年第6期23-40,共18页樊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道德的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建构”;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和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承担的江苏省重大项目“人文经济学内涵与价值研究”(项目号:24ZD003)的阶段性成果。
伦理道德对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文明史意义。中国是礼义之邦,也是伦理学故乡,伦理学应当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建立中国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现代伦理学和伦理道德发展的中国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的探索,首先必须确立基本话语,这就是...
关键词:伦理学 中国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 伦理世界 道德世界 生活世界 
明物与察伦——孟子政治伦理世界的终始之道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89-198,202,共11页杨尚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宋代《洪范》哲学诠释的文献整理及其思想研究”(24CZX025);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作圣之功--陈白沙心学工夫论新探”(GD24XZX05)。
孟子的政治伦理世界以王道为根本旨归,其道性善与倡王道共同构成了伦理世界的整体。孟子在论述仁义之道时,强调圣王舜的“由仁义行”源于“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此得窥明物与察伦作为圣王人格建构与政治实践活动展开的两个面向。明物...
关键词:明物 察伦 由仁义行 终始之道 
“君子以为文”:伦理生活与伦理世界之“文明”秩序
《学术界》2024年第10期22-37,共16页张大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西诗性文明视角下的《周易》《诗经》汇通研究”(23BWW007)的阶段性成果。
在文明儒学的视野当中,凡是认为“性无善恶”“无善无恶”者,根本上会导致实践理性、实践哲学问题视野的解体、塌陷,而将儒家的实践理性、实践哲学问题“理论化”为理论形而上学与认知理性问题。休谟问题的启示,是回到真正彻底的实践理...
关键词:文明儒学 实践理性 实践哲学 道德伦理 自然-道体论 
“非常伦理”论
《哲学研究》2024年第9期80-89,F0003,共11页樊浩 
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与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承担的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文经济学内涵与价值研究”(编号24ZD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数据库建设研究”(编号18ZD022)的阶段性成果。
人类世界正进入“非常时代”。超越“非常”风险,巫须完成一个课题:建构与日常伦理相对应的“非常”伦理形态。“非常伦理世界”、“非常道德世界”、非常伦理与日常伦理的辩证转换,是“非常伦理”形态的三个基本结构。伦理失灵一伦理...
关键词:非常伦理 日常伦理 非常伦理世界 非常道德世界 辩证转换 
伦理道德发展的战略支点:理性,还是精神?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3年第2期107-108,共2页樊浩 
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是现代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文化战略,其文化重心是伦理实体和伦理世界的建构;伦理优先必然要求也期待实施“精神战略”,其文化重心是道德主体和道德世界的建构。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战略和“精神战略”这...
关键词:伦理道德 伦理学理论 伦理实体 道德理性 实践理性 伦理世界 文化重心 伦理精神 
现代性与人的道德世界
《云南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1-1,共1页晏辉 
主持人话语:现代性是人的当下性,是人的实际性。市场经济是快速创造财富和享用财富的经济组织方式,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则使生产更有效率、交往更加便捷、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和幸福。然而,由现代化运动所造成的现代性并没有像人们所期...
关键词:实际性 当下性 创造财富 伦理世界 主持人话语 市场经济 科学技术 现代性 
向下的崇高:王尔德作品伦理探险的新阈值及其当下意义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595-602,648,共9页赵峻 
王尔德所提倡的审美伦理,不仅仅是倡导艺术自主自律和生活艺术化,还包涵伦理学意义上的新阈值,即他对传统伦理价值所做的颠覆和挑战。与他的唯美主义思想相对应的是,王尔德极为重视个体生命的生存体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以艺术至上...
关键词:王尔德 伦理新阈值 向下的崇高 伦理世界 
“情”与“善”的生成——孟子性善论的必然性与伦理世界的创生被引量:2
《中国哲学史》2022年第5期11-19,共9页徐冰 
孟子性善论关乎儒家思想的人性论基础,但其理论必然性却并不易理解。对其合理性的误解与质疑以及那些并不具有严格性的辩护,实是与把人性与道德价值关系采取对象化理解方式有关。孟子“以情言性”,从人的情感去阐释“性善”,但这并非以...
关键词:情感直觉 价值生成 价值自觉 价值秩序 伦理世界 
伦理世界中致知与力行的合一——道德的能力之知或动力之知争论的王船山方案被引量:1
《思想与文化》2022年第1期364-385,共22页杨超逸 
关于王阳明的良知是道德的能力之知还是动力之知的争论,实质是知行合一说与知行本一说的差异。差异的核心在于,是否承认至少存在一种道德规范可以直接转化为道德行动。承认与否取决于如何解释人们的道德经验。王船山对王阳明的批判表明...
关键词:王船山 实在论 道德的能力之知 动力之知 
论共同富裕的伦理世界观及意义被引量:3
《江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21-29,共9页张鹏 
天津市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专项课题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SZKZX202107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共同富裕的伦理世界观,即伦理地看待共同富裕而形成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实质为一种伦理精神。共同富裕涵盖了消除贫困、公平正义及追求幸福三层现实诉求,对解决“...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共同富裕 伦理世界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