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赞

作品数:162被引量:13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吴凤霞刘涛姜晓娟郑铁生赵彩花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大学韩山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攻守异势或土崩瓦解——汉初如何"过秦"
《十月》2025年第2期140-146,共7页黄德海 
一《春秋公羊传》有“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之说,去掉其间的种种附会,也不妨说是亲见、亲闻和传闻的区别。《史记•留侯世家》论赞引刘邦评价张良(字子房)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然后说,“余以为其...
关键词:《春秋公羊传》 论赞 留侯世家 《游侠列传》 郭解 
史传论赞:史家笔法中的微言大义
《七彩语文》2025年第3期55-63,共9页李晓黎 
在阅读中国古代史传类作品时,我们时常能从史家的叙述中感受到他们“寓论断于序事”的微言大义。其实,除了在叙述事件的字里行间暗藏褒贬,史家还常以另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表达他们的观点,即附于史传之后的论赞。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
关键词:论赞 史家笔法 史传 史通 太史公曰 《三国志》 微言大义 刘知几 
《史记》《汉书》“论赞序”语气类成分及相关句式比较研究
《大连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53-60,共8页张雨涛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东亚汉字文化圈《切韵》文献集成与研究”(19ZDA3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冷门绝学”与国别史研究专项“敦煌本王韵与唐宋诸本韵书比较研究”(19VJX126)。
以《史记》和《汉书》的“论赞序”为考察对象,全面统计比较两者在语气类成分(语气词、叹词、表语气组合)上的使用差别。综合来看,《史记》的语气类成分较之《汉书》在使用类型和总数上都要丰富,而且几类表言说主观性的语气词使用数量...
关键词:《史记》 《汉书》 语气类成分 使用差异 表情态手段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术语系统
《新华文摘》2023年第20期167-168,共2页谭帆 
谭帆在《文学评论》2023年第3期撰文指出,小说评点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术语群”。这个“术语群”有三大源头:史学之“论赞”、经学之“注释”和南宋以来“文章之学”。小说评点的“术语群”涉及诸多方面,分别对...
关键词:《文学评论》 小说评点 中国古代小说 论赞 术语系统 文章之学 注释 
《史记》“太史公曰”的文篇模式及变体阐释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87-93,共7页张雨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3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与国别史研究专项(19VJX126)。
文章从“叙述”“评议”“说明”三种基本文篇类型出发,对《史记》“太史公”和《汉书》“赞曰”进行归纳比较,得出两书“论赞”最大的差别是主观和客观的差别,前者以某些方式加强“自我”评议,而后者则努力保持评议的客观性。《史记》...
关键词:史汉比较 “论赞” 文篇类型 语体变异 主观化 
欧阳修《新五代史》论赞的价值承载与文化功用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34-40,共7页赵彩花 
《新五代史》论赞共64篇,可分为释书法、明善恶、别是非三大内容,其核心是为树立道德仁义的价值观,也是欧阳修作论赞的宗旨所在,这一目的在当时的宋代社会即已实现;历代评价《新五代史》论赞的资料主要集中于《春秋》褒贬大义、论赞表...
关键词:《新五代史》 论赞 价值 文化功用 
论郭子章《黔记》中的人物传记
《现代传记研究》2021年第2期97-110,共14页邱美琼 
贵州省贵阳孔学堂2016年研究项目“阳明后学郭子章文献整理与思想研究”(kxtyb201605)的研究成果,得到贵阳孔学堂的经费支持
郭子章《黔记》60卷,其中关于人物记载的多达31卷,占全书半数以上。这些人物传记,既具有一般方志中人物传记的特征,也有自身独具的特色,其主要体现在:载录人物以黔籍为主,客籍为辅;广泛引证文献资料,考据精核;论赞以品评人物,感慨世事;...
关键词:郭子章 《黔记》 人物传记 黔籍为主 广泛引证 论赞品评 诗文印证 
《新唐书》“赞曰”探究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年第2期25-28,共4页桂娟 
《新唐书》诸赞是宋代史臣对唐代历史的宏观总结。宋代史臣从评论君主得失,褒贬历史人物、总结唐朝衰亡经验教训三方面着手,以达到惩恶劝善的目的。《新唐书》诸赞以儒家传统封建伦理纲常为评论历史人物的标准,其中辩证地评论历史人物;...
关键词:《新唐书》 论赞 内容 特色 
建构“文德”:唐代武臣之形象塑造与历史书写被引量:2
《东岳论丛》2021年第5期155-163,共9页朱旭亮 
唐代武臣以军功为时人所钦重,而后世史传则以儒家道德作为臧否武人的标准。史官在衡评唐代武臣时,将传统武之"七德"替换为"忠""义"等道德,对传统武德中的军事属性加以消融。史传中武臣"不能言"的模式化叙事,是文臣身份的史官对武人参与...
关键词:史臣论赞 以德入武 文武兼备 以文化武 
平儿,与人为善,终成赢家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20年第5期84-85,共2页鱼白 
清代评论家在《红楼梦论赞―平儿赞》中说:“求全人于《虹楼梦》,其惟干几乎?平几者,有色有才,而又德者也。”平儿的第一次出场便是“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客月貌”,让刘姥姥误以为她就是凤姐,后来从周瑞家的口中才知道她是凤姐的陪嫁...
关键词:平儿 凤姐 论赞 刘姥姥 丫鬟 与人为善 谋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