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列传》

作品数:45被引量:9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希欣田蔚赵生群高建文石天飞更多>>
相关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山西青年》《十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攻守异势或土崩瓦解——汉初如何"过秦"
《十月》2025年第2期140-146,共7页黄德海 
一《春秋公羊传》有“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之说,去掉其间的种种附会,也不妨说是亲见、亲闻和传闻的区别。《史记•留侯世家》论赞引刘邦评价张良(字子房)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然后说,“余以为其...
关键词:《春秋公羊传》 论赞 留侯世家 《游侠列传》 郭解 
司马迁《史记》相关篇章中道德为主的法律思想
《国学(汉斯)》2024年第5期900-907,共8页林欣谚 
本研究通过分析司马迁《史记》当中的《酷吏列传》《游侠列传》以及《律书》,指出《史记》当中以道德重视为主之法律思想,虽然《史记》描述法律思想的内容多为零散,但是将诸多篇章进行分析论证也能够梳理出关于《史记》所隐含的以道德...
关键词:《史记》 法律思想 道德 《酷吏列传》 《游侠列传》 《律书》 
走江湖的大侠们都靠什么生活
《青年博览》2021年第20期36-37,共2页张佳玮 
中国人写侠客,可以上溯到《史记》:《游侠列传》《刺客列传》,都有令人心驰神往的传奇。战国时的侠,以韩非子的说法,是“侠以武犯禁”,司马迁则认为游侠是言必信、行必果,轻生重义,说到底是为了义气,说话算话的诸位。这也算是从两个角...
关键词:义气 侠客 《游侠列传》 言必信 行必果 韩非子 《史记》 轻生重义 
吴钩霜雪明--从游侠列传的前后比较中探讨侠士文化的流变及其当代价值
《戏剧之家》2021年第10期177-179,共3页金小鸥 
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重大立项课题“习近平文化育人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018ZDA01。
本文从《史记·游侠列传》开始,梳理侠士发展的脉络,通过与班固的《汉书·游侠列传》进行比较,对金庸武侠小说中“侠”的内涵进行探讨,客观分析古代侠士文化的糟粕和精华,着眼于验证侠士文化的精神内核对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
关键词:《游侠列传》 侠士文化 新乡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史记》“游侠”人物形象探究——以《游侠列传》为例
《戏剧之家》2020年第8期179-181,共3页李琴 
提及"侠",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钦佩与向往之情。在《史记》里,司马迁用了一些篇幅来讨论游侠的问题,在他看来,游侠并不是像班固所说的"罪已不容于诛"的社会底层的人,而是倾倒天下大众的英雄。游侠是活跃于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
关键词:史记 游侠 郭解 侠义精神 
从《游侠列传》看中国的侠文化被引量:1
《学语文》2019年第4期70-71,共2页边俊杰 刘雯雯 
司马迁在对侠士精神进行褒奖中展现了对伪儒的批判,这源于中国传统侠文化的传承,也源于儒学发展中的弊病。由于时代背景的原因,加之自身矛盾的双重性,侠文化只能成为一种非主流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游侠列传》 游侠 侠文化 
《史记》中“侠客”的精神实质探析——以《刺客列传》和《游侠列传》为例被引量:3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7期62-66,共5页吕芳 
从精神层面把《刺客列传》和《游侠列传》中的人物归为“侠”的行列进行探讨,将其统称为“侠客”,可以发现他们身上具有儒、墨、道多重精神特征,即展现出儒家积极入世的情怀和对刚毅独立人格的追求;体现出墨家扶弱铲强、贵不傲贱、解人...
关键词:司马迁 史记 “侠客” 精神实质 
《游侠列传》立传缘由及影响被引量:2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9期37-40,共4页高建文 
《史记》《汉书》撰《游侠列传》是汉初游侠群体兴盛的直接体现,也和著书者的人生经历、个人遭遇及家族传统等有关。《游侠列传》对游侠"重诺""守信"等侠义行为的歌颂,使侠义精神得以传播。《游侠列传》对游侠"滥杀""放纵"等行为的批评...
关键词:《史记》 《汉书》 《游侠列传》 入传缘由 影响 
平凡深处是不凡——湖南省档案系统“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档案时空》2016年第12期10-11,共2页仇壮丽 
2016年10月12日,全省档案系统“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长沙人民会堂举行。五位先进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非凡的事迹,听完报告,感慨良多。首先,从他们的事迹中看到了一种侠义精神。什么是“侠”?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
关键词:先进事迹报告会 档案系统 平凡 湖南省 《游侠列传》 先进工作者 人民会堂 侠义精神 
侠与盗的辩证
《少林与太极》2016年第9期6-7,共2页罗立群 
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而“游侠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作《游侠列传》”。可见,司马迁认为封建社会出现侠,是对社会中普遍的不公正所表示的一种对抗。然而,侠...
关键词:《游侠列传》 封建社会 辩证 侠义精神 《史记》 社会制度 中国历史 法律制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