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贝毒

作品数:187被引量:659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江天久刘洁生杨维东梁玉波刘仁沿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海洋环境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产毒基因sxtA的qPCR方法在长江口邻近海域有毒藻类检测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4
《海洋环境科学》2016年第2期279-287,共9页高岩 于仁成 柳阳 林佳宁 张清春 孔凡洲 王云峰 颜天 周名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6100;U1406403);海洋公益项目(201305010)
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包括石房蛤毒素(saxitoxin)及其同系物,是一类具有神经毒性的生物毒素,主要由甲藻和蓝藻产生。近年来,在蓝藻和甲藻中相继发现了一些与石房蛤毒素合成密切相关的基因,并建立了基于特定产毒基因...
关键词:麻痹性贝毒 亚历山大藻 SXT A4 Q PCR 长江口邻近海域 
紫贻贝体内麻痹性贝毒在自然条件下的排出被引量:3
《海洋环境科学》2014年第5期705-708,共4页许道艳 刘磊 于姬 刘仁沿 梁玉波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2010CB4287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608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6099);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基金(MATHAB200918)
2009年4月中旬在大连大窑湾海域采集了750只含麻痹性贝毒的紫贻贝吊养于大连棋盘磨附近海域,使其体内麻痹性贝毒在天然海域内自净。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紫贻贝软体部中麻痹性贝毒以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C1/C2和膝沟藻类毒素GTX2/3为主...
关键词:紫贻贝 麻痹性贝毒降解 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膝沟藻类毒素新石房蛤毒素 
N、P、Fe、Mn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被引量:5
《海洋环境科学》2014年第3期341-345,共5页李昌伟 冯超 江天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6091);国家海洋公益专项(201305003-2,201305010-4);国家973项目(2010CB428702);国家科技计划(2011BAD14B03)
本文采用L9(34)正交实验分析了NaNO3-N、KH2PO4-P、FeCl3-Fe和MnCl2-Mn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及其麻痹性贝毒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N、P、Fe和Mn含量分别为1 764μmol/L,123.6μmol/L,20μmol/L和2.7μmol/L时,显著促进亚历山...
关键词:微小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毒 生长 N、P、Fe、Mn 
麻痹性贝毒在虾夷扇贝体内累积、转化和排出过程研究被引量:3
《海洋环境科学》2013年第4期565-569,共5页汪娜 梁玉波 宋涛 王大志 
以我国麻痹性贝毒高发区的虾夷扇贝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麻痹性贝毒在扇贝各组织内的累积、转化和排出过程。实验分为洁净海区吊养排毒和室内投喂有毒藻累毒两部分。排毒实验表明,内脏团和鳃排毒率最快,为3.27%/d,外套膜为2.71%/d,证明虾...
关键词:虾夷扇贝 麻痹性贝毒 微小亚历山大藻 排出 累积 转化 
紫贻贝(Mytilus edulis)体内麻痹性贝毒室内降解研究被引量:1
《海洋环境科学》2013年第1期17-19,共3页许道艳 刘磊 于姬 刘仁沿 梁玉波 程新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2010CB4287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608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6099);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基金(MATHAB200918)
为了探讨麻痹性贝毒在紫贻贝(Mytilus edulis)体内的降解情况,于2009年4月中旬在大连市大窑湾海域采集640只紫贻贝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人工解毒试验。结果表明:实验第0 d时紫贻贝闭壳肌中的麻痹性贝毒以neo-STX为主,占总毒素含量的96.59%...
关键词:紫贻贝 麻痹性贝毒 降解 
大窑湾海域虾夷扇贝体内麻痹性贝毒的周年变化被引量:5
《海洋环境科学》2012年第3期436-438,共3页韩华 周春 于光磊 许道艳 刘仁沿 梁玉波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2010CB4287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6086);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8FY230600);国家908专项(908-01-ZH3)
麻痹性贝毒是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的甲藻类毒素。2007~2008年,大窑湾虾夷扇贝体内麻痹性贝毒2周年的调查发现,其含量与组分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4-7月份麻痹性贝毒含量较高,4月份最高,平均含量可达378.32μg STXeq/100 g,有C1、C2、G...
关键词:大窑湾 虾夷扇贝 麻痹性贝毒 周年变化 
浙南海域麻痹性贝毒研究被引量:4
《海洋环境科学》2011年第5期703-706,共4页张树刚 刘亚林 陈雷 邱进坤 
浙江省海洋环保和生态资金(浙海渔计[2008]140号)
在浙南海域共采集了10种贝类40份样品。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麻痹性贝毒,共检出5份样品含有麻痹性贝毒。染毒样品检出的麻痹性贝毒毒力值范围为22.3~70.0μgSTXeq/100 g软组织,均低于我国目前暂定的80μgSTXeq/100 g的安全警戒值。...
关键词:浙南海域 高效液相色谱 麻痹性贝毒 
大连近岸海域经济贝类麻痹性贝毒分析被引量:3
《海洋环境科学》2011年第4期533-535,545,共4页宋普江 张伟 王刚 姬文婷 李伟 佟长青 金桥 
辽宁省教育厅2009度高等学校科研项目计划(2009A163)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间大连地区近岸海域经济贝类的麻痹性贝毒采用小鼠生物法检测,结果表明:2007年4月至9月及2008年2月至8月贝类中的麻痹性贝毒超标情况较多,超标率较高的地点是长海财神岛、庄河黑岛。在染毒的贝类种类中,主要以...
关键词:大连近岸 麻痹性贝毒 虾夷扇贝 麻痹性贝毒结合蛋白 
不同投喂方式对麻痹性贝毒在贝类体内累积、转化及排出过程的比较被引量:2
《海洋环境科学》2010年第6期838-842,852,共6页焦玥 田华 王宗灵 高春蕾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7DFA30710);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5DIB2J116)
初步比较了两种不同投喂方式(连续投喂方式和定期投喂方式)对麻痹性贝毒在栉孔扇贝和菲律宾蛤仔体内累积与排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投喂方式对麻痹性贝毒在菲律宾蛤仔体内的累积影响显著,相比于定期投喂方式,连续投喂方式不利于...
关键词:投喂方式 麻痹性贝毒(PSP) 贝类 
麻痹性贝毒在栉孔扇贝体内短期的累积与排出过程被引量:5
《海洋环境科学》2010年第4期521-524,共4页田华 张晓红 高春蕾 范士亮 王宗灵 朱明远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7DFA30710);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5DIB2J116)
初步研究了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产生的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在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体内短期累积、转化与排出的规律。结果表明,在累积实验阶段,栉孔扇贝内脏、肌肉及生殖腺中的PSP毒素含量...
关键词:微小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毒 栉孔扇贝 累积 排出 转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