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雅维里主义

作品数:50被引量:12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耿耀国孙群博黄婧宜王晓芹丁芳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苏州大学西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特殊教育》《书城》《长江论坛》《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基雅维里主义的两张面孔:评《马耳他的犹太人》中的“道德”缺席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2年第2期56-66,共11页冯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AWW008)资助。
克里斯托弗·马洛在《马耳他的犹太人》中成功塑造了犹太人巴拉巴斯和马耳他总督费尼兹两个迥然不同的“马基雅维里主义者”形象,前者代表了意大利马基雅维里主义哲学在早期现代英格兰社会的恶棍形象,后者则见证了英国社会在历史转型过...
关键词:马洛 《马耳他的犹太人》 马基雅维里 
潘杜尔夫与《约翰王》的神权僭政
《江汉论坛》2019年第10期82-87,共6页姚啸宇 
在《约翰王》中,莎士比亚着力塑造了教宗使节潘杜尔夫的形象。作为罗马教廷的代表,潘杜尔夫为英国带来了动荡与分裂。他首先动用教宗的属灵武器,胁迫法国国王腓力普放弃与约翰的和平协议,使两国重新陷入战火;之后又展现出马基雅维里主...
关键词:莎士比亚 罗马教廷 马基雅维里主义 王权 
莎士比亚笔下的爱欲——析《奥赛罗》中的伊阿古
《跨文化研究》2019年第1期149-158,260,共11页胡镓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扬州大学青蓝工程资助.
莎士比亚的《奥赛罗》长期以来颇受研究者们关注。因研究者不同的价值取向与研究方法,对《奥赛罗》的解读也呈现出多样性。本文意图从剧中反派伊阿古的原型、名字及身份出发,分析其在这部剧作中的独特意指。伊阿古这一角色身上,被莎士...
关键词:《奥赛罗》 莎士比亚 伊阿古 马基雅维里主义 
马基雅维里政治现实主义思想探析被引量:1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10-14,共5页肖欢容 李众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变迁研究"(YB2012067)
马基雅维里对现代政治哲学和国际关系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是现代性政治哲学的开创者,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的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创始人。文章指出,自然人性观念是其经验政治方法和政治现实主义思想哲学的基础,国家理由观念是其政治现实主义...
关键词:马基雅弗里 政治现实主义 国家理由 马基雅维里主义 
宽恕与攻击的关系:马基雅维里主义的作用被引量:4
《中国特殊教育》2017年第9期56-63,共8页耿耀国 赛雪莹 刘亚楠 郭伟伟 王丛丹 杨子 闫凤严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国家一般课题"黑暗三联征对青少年品行问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BBA170064)成果
目的:探索宽恕水平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马基雅维里主义特质对这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某大学抽取577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人际侵犯动机量表(TRIM-12)、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AQ-CV)和黑暗十二条量表(DD)...
关键词:宽恕 攻击 马基雅维里主义 
邪恶的激情:马洛《马耳他的犹太人》研究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139-144,共6页华明 
马洛《马耳他的犹太人》具有三层意义,即政治的、宗教的与戏剧艺术的,分别批判了马基雅维里主义、表现了反犹主义倾向,以及塑造了具有深刻矛盾性的富于激情的人物性格。该剧对于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有着某种直接影响。
关键词:马洛 《马耳他的犹太人》 马基雅维里主义 反犹主义 激情 
积极应对方式在青少年孤独感与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倾向问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6年第11期1015-1017,共3页张瑞星 何艳丽 黄婧宜 耿耀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1506)
目的探索青少年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倾向、应对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验证积极应对方式在青少年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倾向与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马基雅维里主义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及青少年孤独量表对850名初中生进行...
关键词:应对方式 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 孤独感 
文艺复兴戏剧对“马基雅维里主义”的批驳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17-119,158,共4页张俊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拜占庭流亡学者研究"(12YJC770070)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马基雅维里主义"备受欧洲各国统治者的推崇,但是戏剧家却在作品中对其进行严厉的批驳。究其原因,一是因为"马基雅维里主义"与当时仍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督教道德规范相违背;二是由于"马基雅维里主义"与文艺复兴戏剧家的...
关键词:文艺复兴 戏剧 “马基雅维里主义” 
黑暗十二条与短式黑暗三联征量表:两种黑暗三联征测量工具中文版的检验被引量:65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第2期246-250,共5页耿耀国 孙群博 黄婧宜 朱远征 韩晓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1506)
目的:评估黑暗十二条(Dirty Dozen,DD)与短式黑暗三联征量表(Short Dark Triad,SD3)两种黑暗三联征测量工具在我国的适用性。方法:采用DD与SD3中文版,从某高校抽取57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初测6周后,对54名完成初测的大学生进行重测。结果...
关键词:黑暗三联征 马基雅维里主义 精神病态 自恋 
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特质研究述评被引量:14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第5期816-820,共5页耿耀国 常国胜 李丽 孙群博 黄婧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1506);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190005)
马基雅维里主义是权术和谋略的代名词,是西方的"厚黑学"。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特质是"黑暗三联征"之一,具有愤世嫉俗、无视道德、冷酷无情和擅长人际操纵等特征。从生命史理论视角观察,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特质具有适应性,并非一种需要治...
关键词:马基雅维里主义 人格特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