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历史观

作品数:174被引量:24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林剑丛大川郭艳君孙承叔王晓升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哲学动态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重思马克思历史观视域中的人性与人的本质被引量:2
《哲学动态》2017年第6期21-25,共5页林剑 
对于马克思历史观视域中的人性与人的本质,有三个议题需要给予重新思考。其一,人作为人存在,首先是一种对象性存在,既要以自然界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对象,也要以社会作为自己存在的对象,因为人作为人存在既具有自然性,也具有社会性;在...
关键词:马克思历史观 人性 人的本质 辩证与澄清 
人道主义与唯物史观的相容性分析——以20世纪80年代的人道主义讨论为背景
《哲学动态》2013年第1期28-33,共6页单继刚 
关于人道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的人道主义讨论中,出现了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可以简称为“相容论”和“互斥论”。前者立论的基础是马克思历史观的“连续性”,认为“唯物史观……不仅没有取消或削弱马克思的人道主义...
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 人道主义思想 唯物史观 相容性 马克思历史观 相容论 连续性 
从走向历史深处到回归生活——陈先达哲学论著的意义与地位被引量:2
《哲学动态》2011年第1期11-17,共7页张立波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陈先达先生推出专著《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90年代中后期,又推出随笔《漫步遐思——哲学随想录》,至2008年的《回归生活——哲学闲思录》,共出版了四本哲学随笔。从“走向历史的深处”到“回...
关键词:马克思历史观 “回归生活” 哲学 意义 论著 学术随笔 2008年 80年代 
后实证主义视域下的马克思哲学性质*——米勒对实证主义历史观的批判
《哲学动态》2009年第2期70-74,共5页张伟 
国家社科项目"西方哲学研究重心的演进逻辑与马克思哲学的时代定位"(07bzx003)阶段性成果;辽宁大学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资助
关键词:马克思历史观 后实证主义 哲学性质 技术决定论 批判 米勒 视域 逻辑实证主义 
论坛荟萃
《哲学动态》1996年第5期34-37,45,共5页
论坛荟萃孙利天:寻求和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价值态度与时代精神。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自由和解放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根本关怀,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价值态度。从较深的理论层次说,马克思...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道德理想主义 马克思历史观 中国的现代化 受动性 毛泽东晚年 理论与实践 最高纲领 最低纲领 学科体系 
《走向历史的深处》
《哲学动态》1988年第7期46-48,共3页唐合俭 
《走向历史的深处》(1987)再现了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历程,并对近年来涉及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讨论所提出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作为对马克思主义探源的一本专著,作者力求全面理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范畴...
关键词:唯物史观 马克思历史观 异化劳动 理论观点 马克思主义 两次转折 理论问题 基本原理 基本观点 走向 
历史唯物主义主体论的生长点(论纲)
《哲学动态》1987年第10期19-21,共3页王东 
时代呼唤着哲学的发展。当代科技革命和社会实践给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迫切问题之一,就是要增强人在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增强现代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我们需要突破传统唯物史观教科书的机械论、单一化的教条主义倾向。以往的哲学...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劳动实践活动 传统唯物史观 主体地位 主体论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历史观 社会发展 历史活动 时代呼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