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作品数:105被引量:8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进牛凤燕赵培军李兆友郭铁成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视域下人工智能面临困境及对策研究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55-61,共7页周玉 何佳乐 
合肥师范学院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创新创业》课程的研究(2023KYJX30)。
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不仅对人民生活福祉产生重要影响,而且深刻影响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社会伦理挑战、经济秩序冲击、意识形态淡化等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审视人工智能的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科技观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样态、归因及化解对策研究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62-66,共5页谭津金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数字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及其化解研究”(项目编号:XYCSR2024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人类进入一个高效、便利和智能化的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为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通常也伴随着数字信息安全、人的主体意识和社会公平正义等一系列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人工智能 伦理风险 化解对策 
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逻辑
《教育研究》2024年第12期112-123,共12页胡红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3年度教育学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编号:VAA230006)的阶段性成果。
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的背景下,中小学急需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此,需要从经验论、认识论、实践论的角度把握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这对于指导当前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中小学科学教育...
关键词:中小学科学教育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科学精神 创新思维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人才选用相关论述的理论意义、核心要义与实践价值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7,共7页郑会青 林锋 
福建省创新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坚持创新不问‘出身’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机制研究——以福建省为例”(2023R0104)。
科技创新人才是驱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人才选用相关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科技人才观的与时俱进。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人才选用相关论述...
关键词:科技创新 人才 创新不问“出身”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的现实困境——基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视角
《中国军转民》2024年第21期213-215,共3页周静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智能化武装行动国际规制及中国主张研究(项目编号:21CGJ006);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人工智能武器的国际规则建构路径探究(项目编号:20YJCGJW004);湖北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工智能武器的国际规则研究(项目编号:XJ20210024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成为全世界发展的前沿科技,它不仅引领科技创新迅猛前进,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改变了社会结构,也改变了人作为社会主体的地位。因此面临人工智能的...
关键词:人工智能 现实困境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浅谈科技助推川西北地区制种业发展
《四川农业科技》2024年第9期1-3,共3页董瀚韬 舒永久 
借鉴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背景下四川省民族地区农村产业现代化实践路径研究(AMRR2023019)。
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成果。作为农业大国,我国一直以来积极推进农业农村工作,高度重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努力向农业强国转变。作为农业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制种业,得益于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对于传统产业转型...
关键词:制种业 农业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三农”问题 粮食安全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创新发展与实践应用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73-80,209,210,共10页赵露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对科技的本质及其在人类社会演进中的地位、作用、与人的关系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科学认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了创新发展:推动科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丰富和发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2024年第3期78-85,共8页张毅卓 董晓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于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对科技事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科技强国 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生成脉络、核心要义与当代价值被引量:4
《科学社会主义》2024年第2期70-76,共7页赵露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的形成发展基于他们生活的特定时代条件,核心要义体现为科技生产力观、科技异化观、科技人本观三个方面,其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整体上为党的百年科技思想形成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渊源,科技生产力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科技生产力观 科技异化观 科技人本观 
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进路
《现代交际》2024年第8期69-77,123,共10页王源林 黄惠萍 
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23XMZ021)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力,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在新中国探索现代化的进程中,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科技发展实际各自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思想,极大地推动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回顾 现实进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