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矛盾

作品数:32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薛伟强杜家骥翟海涛何英舒文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教育文化论坛》《安徽史学》《明清论丛》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代满汉关系研究的新探索:《晚清满汉矛盾与国朝政局(1884-1912)——以统治阶级上层为中心的考察》评介
《高校社科动态》2018年第4期43-44,共2页徐建平 
有清一代,满汉矛盾无时不在,这是清代政治的主要特征,也是关系清代政治兴亡的枢纽之一。2017年底,薛伟强博士的专著《晚清满汉矛盾与国朝政局:1884-1912:以统治阶级上层为中心的考察》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笔者有幸先睹为快...
关键词:满汉矛盾 统治阶级 晚清 满汉关系 清代 政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评介 
“癸卯学制”与中国教育体制近代化
《教育文化论坛》2018年第3期141-141,共1页王萍 
庚子事变后,清廷重启新政。其中,教育体制改革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管学大臣张百熙制定《钦定学堂章程》,即工寅学制,因严重触及保守派的利益和满汉矛盾而夭折,以致学制改革陷入困境。
关键词:教育体制改革 癸卯学制 近代化 《钦定学堂章程》 中国 庚子事变 满汉矛盾 学制改革 
顺治:我的朝堂我做主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17年第10期51-51,共1页鲍青 
自清朝定鼎中原开始,如何处理满汉矛盾便一直是困扰统治者的重大问题。“首崇满洲”是统治者内心根深蒂固的认识,但以人数极少之满族统治人数众多之汉族,却又离不开汉族官僚的参与。所以统治者在“首崇满洲”的同时,又不断强调“满...
关键词:顺治 满汉矛盾 统治者 满洲 汉族 官僚 
传统民族观对清末民初中国民族观的影响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5-20,共6页李克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研究:基于少数民族视角的历史考察"(项目编号:2012BZM004);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7XWD-S0304)阶段性成果
近代中国面临国家、民族和社会的重要转型,革命派和立宪派因受中国传统民族观和西方民族主义思潮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产生了严重的政治分歧。革命派早期的"反满"、"排满"思想和建立"纯汉"民族国家的政治目标主要源于"华夷之辨"观念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民族观 西方民族主义 中华民族 满汉矛盾 民族关系 
康熙再赴总督署——总统府旧事之五
《当代》2017年第1期212-220,共9页张国擎 
民间与野史均称康熙下江南是为游山玩水,而事实上,康熙之所以能在历史上可圈可点,与他几次南下分不开。他下江南,远皇城,现场办公。其中最大的目的是调和满汉矛盾!这才是康熙南下的真正目的与历史留给我们的真正原貌!——题记。
关键词:康熙 总督 现场办公 满汉矛盾 江南 历史 
康熙前往总督署——总统府旧事之四
《当代》2016年第5期198-204,共7页张国擎 
民间与野史均称康熙下江南是为游山玩水,而事实上,康熙之所以能在历史上可圈可点,与他几次南下分不开。他下江南,远皇城,现场办公。其中最大的目的是调和满汉矛盾!这才是康熙南下的真正目的与历史留给我们的真正原貌!
关键词:康熙 总统府 总督 现场办公 满汉矛盾 江南 历史 
庚子前后的“南北”意识与时局变化被引量:3
《唐都学刊》2015年第5期111-117,共7页朱文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辛亥时期满族贵族的国家认同"(2013BSJJ10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4M561402)
庚子事变对满洲贵族的权势造成了很大的打击,由此"国变"也引发了时人思想观念的重要变革,其中南北观念的分界特别具有代表性。"南北分别"正是此时族群关系的表面隐喻,也包含了政治势力消长的重要信息。处于边缘与中心位置的"南""北"政...
关键词:庚子事变 满洲贵族 南北意识 满汉矛盾 
清初步军统领设立渊源考被引量:2
《历史档案》2015年第2期63-69,共7页唐彦卫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清朝定鼎北京,在明朝京师原有行政区划和政府机构的基础上,开始了一个新王朝的统治。清八旗体制移入北京,必然会与明朝原有之体制发生抵牾和冲突,再加上满汉矛盾,清初京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变乱难...
关键词:京师 步军统领 设立渊源 满汉矛盾 
杨起隆起事再探被引量:2
《清史研究》2015年第2期150-156,共7页杨珍 
康熙十二年(1673)的杨起隆起事,是清朝入关后首次发生在京城的八旗汉人奴仆起义。顺治至康熙前期,清廷实施圈地、投充、逃人法、剃发易服等暴政,加剧了满汉矛盾以及八旗旗员与汉人奴仆之间的利益冲突。此次起事是积蕴三十年的上述...
关键词:利益冲突 满汉矛盾 三十年 吴三桂 康熙 奴仆 汉人 八旗 
收藏“刀筷”,在怡情中品读历史
《开心(老年)》2013年第4期69-69,共1页刘英杰 
清兵入关之前,铁骑征伐、刀头舔血的生活习俗中有着粗犷的草原特色。比如,吃饭时并不使用筷子和盘盏,而以刀大块吃肉,以皮囊壶大口喝酒。清兵人关以后,清王朝统治日益巩固,为缓解满汉矛盾,着力恢复汉文化礼仪,力图改变"蛮族"、"鞑虏...
关键词:收藏 历史 品读 怡情 生活习俗 满汉矛盾 文化礼仪 清王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