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铁氧体

作品数:34被引量:8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李晓杰王俊峰姜涛张元波吴学忠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金属功能材料》《中国蔬菜》《石油炼制与化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锰铁氧体纳米材料(MnFe_(2)O_(4)NMs)的制备及其叶面喷施对番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蔬菜》2024年第8期87-96,共10页张希娜 朱雪 肖皓钧 秦兴利 施松梅 沈辉 杨正安 张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60753);云南省张小兰专家工作站项目(202205AF150021);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2402AE090012)。
纳米材料具有多重潜力和应用前景,因其尺寸小于100 nm而具有特殊性质,近年来在农业应用上具有较大潜能。以小果型番茄自交系6648为试材,在番茄定植30 d后(开花前1周),连续4 d叶片喷施不同浓度(1、10、20、30、40 mg·L^(-1))的锰铁氧体...
关键词:番茄 锰铁氧体纳米材料 叶面喷施 品质 产量 
金属Co掺杂锰铁氧体复合陶瓷颗粒的制备与表征研究
《江苏陶瓷》2024年第2期32-33,共2页谷天航 孙昌 罗昕祺 李梦谣 李欣蕊 刘晓艺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010430072)。
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金属元素Co掺杂的Mn_(0.5)Co_(0.5)Fe_(2)O_(4)复合陶瓷材料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Co掺杂锰铁氧体纳米粒子材料进行物相检测,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形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175℃、10 h热处理后所得到的复合陶瓷颗粒...
关键词:水热法 锰铁氧体 纳米材料 结晶度 
韩国浦项大学开发革命性快充电池技术
《石油炼制与化工》2023年第12期105-105,共1页靳爱民(摘译) 
传统电动汽车充电需要数小时,而韩国浦项大学Won Bae Kim教授的研究小组开发的一种新型负极材料可将充电时间减少到6 min。锰铁氧体纳米片(通过独特方法合成)的使用提高了电池容量和充电速率。他们采用一种新颖的自杂交方法[一种简单的...
关键词:锰铁氧体 理论容量 电池容量 负极材料 充电时间 存储容量 突破性技术 电动汽车 
不同锰-铁氧体化合物的制备与电磁性能研究
《辽宁化工》2023年第9期1290-1294,1322,共6页林一 
由于单一金属氧化物吸波效果一般且有着密度大等缺点,因此多采用与其他材料复合形成化合物的方式来制备吸波材料,以使其增强吸波性能。本实验以硝酸锰、硝酸镍、硝酸镁、硝酸锌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进行单一铁氧体吸...
关键词:锰铁氧体 电磁性能 反射损耗 
锰铁氧体改性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7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年第7期1585-1596,共12页林冰峰 陈志豪 杨芳俐 吴永红 唐次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876097)。
为了提高生物炭对四环素(TC)的吸附效果,通过共沉淀和热解法制备了锰铁氧体改性的橘子皮生物炭(BC@MnFe_(2)O_(4)),采用SEM、BET、XRD、FT-IR和XPS对不同生物炭进行表征分析。通过批处理实验研究了初始pH、生物炭用量、TC浓度、共存离子...
关键词:生物炭 锰铁氧体 表面改性 吸附动力学 四环素 
新技术突破电池容量理论极限
《电子质量》2023年第7期17-17,共1页
给电动汽车充电通常需要10 h或更长时间,即使采用快速充电方式,也至少需要30 min。韩国浦项科技大学最新开发的一项突破性技术,可将存储容量提高到理论极限的1.5倍左右,从而使电动汽车能够在短短6 min内充满电。研究成果作为封面论文发...
关键词: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锰铁氧体 快速充电 电池容量 理论极限 电动汽车 存储容量 
热点
《环境经济》2023年第11期6-7,共2页滕玥(整理) 
新技术突破电池容量理论极限韩国浦项科技大学最新开发的一项突破性技术,可将存储容量提高到理论极限的约1.5倍,从而使电动汽车能够在短短6分钟内充满电。研究成果作为封面论文发表在新一期《先进功能材料》杂志上。用于电动汽车的锂离...
关键词: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锰铁氧体 电池容量 电动汽车 理论极限 存储容量 突破性技术 
MnFe_(2)O_(4)颗粒非均相电芬顿处理柠檬酸镍配合物废水被引量:2
《电镀与涂饰》2022年第23期1705-1711,共7页贺框 胡小英 黄凯华 任艳玲 张明杨 杜建伟 温勇 王黎 
经济快速发展区场地优控污染源识别与风险管控(2018YFC1800306);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中心青年创新基金项目(hx-201209-002)。
以MnFe_(2)O_(4)颗粒为催化剂、石墨为阳极、泡沫镍为阴极,构建了非均相电芬顿氧化体系,并研究了其对柠檬酸镍(Ni-Cit)配合物废水的处理效果。在电流密度为20 mA/cm^(2)、pH为3、催化剂投加量为0.6 g/L的条件下反应240 min,可去除废水中...
关键词:柠檬酸镍配合物 废水 电芬顿氧化 非均相反应 锰铁氧体 机理 
锰铁氧体工艺处理PVA废水及沉淀物资源回用被引量:1
《环境保护科学》2022年第5期74-78,共5页徐硕 赵汗青 韩昆 石宝友 郝昊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200017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0M670486)。
使用锰铁氧体工艺处理聚乙烯醇(PVA)废水,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的影响,并结合沉淀物表征解释去除机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1000 mg/L的PVA废水,5 min去除率既可超过90%,且无残留重金属。锰铁投加量与PVA的去除率成正比,而水体硬度不影响...
关键词:铁氧体工艺 聚乙烯醇 回收利用 废水处理 
Ce掺杂锰铁氧体复合陶瓷颗粒的制备与表征研究被引量:1
《江苏陶瓷》2022年第3期35-37,共3页任芊芊 孙昌 谷天航 郭雯 陈曦 聂琎泽玮 王婉婧 张志浩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010430072)。
本文主要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稀土元素Ce掺杂的MnFe_(2-x)Ce_(x)O_(4)/MnO_(2)/Fe_(2)O_(3)复合陶瓷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试样进行物相检测,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形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以NaOH为沉淀剂,经过200℃、12 h热处理所...
关键词:稀土掺杂 水热法 复合陶瓷颗粒 针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