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损伤机制

作品数:20被引量:9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金春张海莲刘军权朱云许尧生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沭阳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国际免疫学杂志》《国际口腔医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黑龙江中医药》更多>>
相关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免疫损伤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24年第3期193-199,共7页左静 范玉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0631)。
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定义为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慢性肝病(包括肝硬化和非肝硬化)基础上,表现为肝功能急性失代偿合并肝脏或肝外器官衰竭的一组具有短期高病死率的临床综合征。该病以短期高病死率和显著的全身炎...
关键词:乙型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 全身炎症反应 免疫损伤 
中性粒细胞在呼吸道腺病毒感染中的免疫损伤机制被引量:1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24年第3期357-363,共7页樊似媛 曾赛珍 
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计划财政项(20230508-1033);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项目(C202306016954);湖南省人民医院仁术基金项目(RS2022B04)。
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HAdV感染的重症病例,可出现较高的病死率,也可能遗留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后遗症,与免疫损伤机制密不可分。早期炎症反应中,中性粒细胞浸润在炎症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它是...
关键词:人腺病毒 中性粒细胞 免疫损伤 
1型糖尿病免疫损伤机制及脐血治疗新进展被引量:3
《国际儿科学杂志》2021年第2期117-121,共5页宋青芳(综述) 梁立阳(审校)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作为儿童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普遍认为其发病机制是遗传易感个体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免疫紊乱,引起免疫损伤,导致胰岛炎及自...
关键词:1型糖尿病 免疫损伤 脐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免疫损伤机制被引量:3
《国际病毒学杂志》2020年第5期437-440,共4页年悬悬 张家友 杨晓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肺炎、抗体增加、淋巴细胞减少和细胞因子风暴,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诱发机体产生的免疫损伤机制进行论述,为研制COVID-19疫苗和...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免疫应答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免疫损伤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1
《传染病信息》2019年第3期193-198,202,共7页谭文婷 邓国宏 
“十三五”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2018ZX10302206);重庆市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项目(cstc2018jcyjAX0495);西南医院军事医学科技创新计划(SWH2017YBXM-05)
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一种独特的肝病类型,病死率高,严重威胁公众健康。该病的显著特点为高病死率和高强度的全身炎症反应,其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多通路的复杂免疫病理过程,其中直接的物理损...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 免疫损伤 免疫应答 
幽门螺旋杆菌引起胃黏膜免疫损伤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7
《国际免疫学杂志》2017年第2期204-209,共6页张海莲 朱云 刘军权 王金春 
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011Z009)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lyori,Hp)是消化道疾病最常见的病因,通过多种机制诱导炎症通路激活、免疫细胞及炎症因子释放改变胃黏膜周围微环境引起慢性炎症,持久性的慢性炎症可导致胃黏膜萎缩、甚至诱发胃癌。正常机体T淋巴细胞...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 分子生物学 免疫细胞 
辅助性T细胞亚群与牙周炎的免疫损伤机制被引量:11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7年第1期98-102,共5页许丽华 许尧生 杨冬茹 
牙周炎症组织破坏与机体针对致病菌及其毒性产物的免疫反应方式有关,辅助性T细胞(T_h)亚群通过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功能。较早发现的T_h1和T_h2分别介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二者相互抑制保持平衡,牙周炎症的间断性和进展性与...
关键词:牙周炎 辅助性T细胞亚群 免疫反应 
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损伤机制及相关淋巴细胞的研究被引量:2
《黑龙江中医药》2016年第1期68-70,共3页沈英英 王博 林圣云 
浙江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NO:2014C3327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确,其研究进展不断有所报道。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临床经验的不断总结,除外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紊乱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系也逐渐受到重视,特别是和再障相关...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 体液免疫 MOESIN KINECTIN B淋巴细胞亚群 
阿司匹林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4期47-48,共2页刘群会 朱祖欣 
一氧化碳中毒是急诊内科中常见病和多发病,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layedeneephaloputhyafteracutecarbonmonoxidepoisoning,DEACMP)是中毒后的常见神经系统并发症,国内发病率为10%~30%,国外为0.8%~43%。发病机制...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阿司匹林肠溶片 临床观察 治疗 免疫损伤机制 神经系统并发症 DEACMP 循环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自身免疫损伤机制被引量:7
《临床肺科杂志》2013年第5期905-907,共3页陈磊 文富强 
COPD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并伴有广泛肺外效应的一种慢性疾病。反复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加剧患者病情的整体严重程度并严重影响其预后[1]。COPD的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充分阐明。现有的理论认为:与有害颗粒和(或)气体相关的异常炎症反应...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免疫损伤机制 COPD 治疗效果 支气管哮喘 慢性疾病 气流受限 急性加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