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

作品数:73176被引量:69739H指数:9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利明杨立新徐国栋黄晓云周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章礼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债法总则的阙如与债法理论的补白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2期54-59,共6页章礼强 
国家司法部项目“中国服装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研究”,项目批号:16SFB5025。
学界对《民法典》债法总则的废除存在较大争议。对于整个《民法典》而言,债法总则不仅具有确保制度完整的功效,且能促进私法自治原则的实施。但也有人认为,债法总则也就是债法一般规定,对于整个的债法缺乏决定性指导价值,在合同之外债...
关键词:《民法典》 债法总则 不足 债法理论 补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信仰取向探析——从法律信仰论起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66-71,共6页章礼强 
东华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知识产权课程思政试点建设”
信仰指人们推崇某种理念、主义,并将之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反映人们做什么及不做什么的根本态度。对真理的信仰,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良法的信仰是一种科学信仰。社会民众对法律的信仰必须转化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对法律活动的积极...
关键词:信仰 民法信仰 权利取向兼顾社会 平衡 
恩格斯晚年法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以比较民俗民法为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72-76,共5页章礼强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2ZS054)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法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发,取得了甚大成就且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他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为人们指明了民族习俗与民法的联系和区别。民俗指民众的风俗习惯,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
关键词:恩格斯 法治思想 民俗 民法 
民法取向探析被引量:1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2期75-80,共6页章礼强 沙国华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业主物权与物业服务的冲突与调适研究";项目编号:12ZS054
《法国民法典》中体现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民法原则,得到了明确的表述。个人本位兼顾社会倾向的《德国民法法典》反映了资本主义由分散的自由经济向大规模垄断经济发展这样一个时期的法律特征。在个人、社会、国家本位间游移不定的《...
关键词:罗马法 《法国民法典》 《德国民法法典》 《意大利民法典》 《民法通则》 流变 中国民法典 
法价值与民法取向被引量:5
《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123-128,共6页章礼强 沙国华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物权法施行后上海城市房屋拆迁问题与对策研究”(2008BFX005)的成果之一
法的价值是法基于本位的追求。法的价值主要包括自由、平等、公平、秩序等理念形态。法价值的体制是法价值理念的载体。法的价值主体主要是个人与社会。市民法之价值核心是私主体个人本位性的自由和公平。在近代法典化时期,自由理念表...
关键词:价值 市民法 自由 公平 私主体权利本位 
民法私主体本位与社会顾虑探索
《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74-79,共6页章礼强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民法哲学研究"(批准号为03JD820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民法的本位是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民法的贯彻以对个人的尊重为本根。所有权为完全的物权和排除他人干涉的不可侵犯性仍是物权法所应坚持的基本观念。私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则,多体现在债法之中。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既是适用于整个合同法的规...
关键词:民法本位 私主体权利 完全物权 合同自由 理性 
市民社会市民法私主体权利取向哲思被引量:1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50-54,共5页章礼强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民法哲学研究"(03JD820010)成果之一
西方古代城邦社会实际上就是以城邦为基础的国家。中国古代社会是根据宗法制度建立起来的宗法社会。西方近代政治社会主要是指国家,尤其是指近代国家。与政治社会或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市民社会的含义逐渐演变成国家控制之外的社会和经济...
关键词:民法 市民社会 私法 私主体权利价值取向 
蕴涵价值取向的民法原则探论被引量:1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2期97-102,共6页章礼强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民法哲学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3JD820010
民法原则指可以作为民法规则基础、本源、出发点的具有综合性、抽象性的民法原理和准则,是民法本位价值取向的外化,是民法的重要构成要素。近代西方民法原则为绝对个人本位性的"所有权绝对"、"契约自由"、"过错责任"。后经发展演变,增...
关键词:原则 民法本位 价值取向 外化 私主体权利 
市民社会、(市)民法及其构建论略被引量: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56-60,共5页章礼强 汪文珍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03JD820010)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法权,一是私权,一是公权,并以此为规范对象分别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两大法律部门,即私法和公法。(市)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律表现形式,它通过认定权利来维持市民社会的秩序,划定政治国家和其他市...
关键词:民法 社会关系 市民社会 私法 私主体权利本位 
市民社会:民法本位取向的社会根基被引量:2
《齐鲁学刊》2007年第5期148-152,共5页章礼强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民法哲学研究"(03JD820010)成果之一
西方古代城邦社会实际上就是以城邦为基础的国家。中国古代社会是根据宗法制度建立起来的宗法社会。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法权,一是私权,一是公权;并以此为规范对象分别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两大法律部门,即私法和公...
关键词:民法 社会关系 市民社会 私法 私主体权利本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