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观

作品数:316被引量:31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贺方彬苏献启豆庆升单孝虹窦孟朔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乾隆朝的朱熹《社仓事目》讨论——兼论朱熹社仓思想的历史影响
《中原文化研究》2025年第2期42-50,共9页常建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多样性:辽宋西夏金元明清的日常生活与地方社会研究”(20JJD770009)。
南宋朱熹设计、试行《社仓事目》15条,影响深远。清乾隆五年(1740年)皇帝要求各省督抚探讨朱熹《社仓事目》,选择了其中的11条,未被讨论的则是时过境迁不合时宜以及琐碎之条。从陕西、甘肃、山东、云南、福建、浙江、江西7省地方督抚奏...
关键词:朱熹 社仓 乾隆朝 民生观 历史影响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三维解析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7-21,共5页朱琳静 地达尔·吐尔逊 姜润倩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阐释”(编号:23KSA027)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从制度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进行实践指导,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高度。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自然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和中国共产党人生态理论的发展。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以人民...
关键词:习近平 生态民生观 人民至上 人与自然 
论习近平民生观的绿色底色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4年第5期18-25,203,共9页钟瑞添 李旭华 
广西八桂学者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厅发2019(79)];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生态民生观研究”[项目编号:21GZZD61]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民生观是着眼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民生观,是在绿色发展理念支配下追求公平正义的民生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前提下的民生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着力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民生观。习近平民生观绿色底色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
关键词:习近平民生观 绿色底色 时代价值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指导下我国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
《农业经济》2024年第9期69-70,共2页杨添实 王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新时代绿色发展观研究”(18BKS075);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共同富裕进程中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2YJA710030);202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L23ZD070)。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为指导,本文在制度层面、教育层面、社会层面提出三种路径,通过完善农村制度建设、优化农村...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民生观 乡村振兴 环境保护 生态治理现代化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科学内涵及实践进路探赜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43-48,共6页张改娟 张钰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2022YB039)。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关乎民生发展的高度来审视生态与民生之间的内在关联,其生成具有理论、价值、实践的统一逻辑进路。在科学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发展的统一基础上,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理论内涵丰富,涉及环境民生论、...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民生观 绿色发展理念 
习近平民生观的生成逻辑与核心要义
《榆林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4-18,共5页周辉 王海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3YJC710135)。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习近平民生观以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为理论指导,既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历史的科学总结,又是对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考,也是对习近平同志基层民生实践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习近平民生观 生成逻辑 核心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的“人民性”及实践机制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5,共5页钟涵冕 王华贵 
宁德师范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23ZX102);宁德师范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23ZX103);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FJ2022MJDZ045);福建省教育系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AS231521)。
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促生了人民对生态环境的新要求。生态与民生在社会发展中日益形成了辩证统一的共生关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基于当今生态与民生的发展现状,将“人民至上”理念贯穿于生态与民生建设之中,它是在解决人民...
关键词:习近平 新时代 生态民生观 人民性 实践机制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民生观探析
《世纪桥》2024年第4期1-3,共3页刘巧红 王圣祯 
齐齐哈尔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习近平“两山理论及其当代实践研究”(QUZLTS_CX2023050)。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民生观是在继承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及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具有丰富的内涵,不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具...
关键词:习近平 新时代 生态民生 核心内涵 价值意蕴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基于《新华日报》相关社论的分析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5-18,共4页王鑫宏 程森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研究”(编号:2022-ZZJH-299)阶段性成果。
全面抗战爆发后,战争使民生问题日益严峻。《新华日报》涉及民生问题的一系列社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战时民生观。在对待战时民生的问题上,《新华日报》旗帜鲜明地主张抗战与民生并重。针对不同社会阶层的生计问题,《新华日报》根...
关键词: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民生观 《新华日报》 
乡村生态振兴的理论指引、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被引量:5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李志浩 白雪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工作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研究”(YB2021036)。
乡村生态振兴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乡村生态治理体系尚不健全、乡村生态法治保障不够充分、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等。因此,需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关键词:乡村生态振兴 生态民生观 生态法治观 生态文明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