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相声

作品数:49被引量: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祝鹏程胡月张爱珍吕晓许晓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南大学《瞭望》编辑部河北电视台更多>>
相关期刊:《文苑》《天津档案》《杂文选刊(下半月)》《人生十六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语简单应答语的韵律分析——基于对口相声语料的考察
《南开语言学刊》2023年第1期32-46,共15页陈玉东 张爱珍 
选用对口相声语料,观察不同先行话语下简单应答语及其韵律特征。研究发现:(1)不同先行话语的应答语音质、语调及其表达功能明显不平衡。(2)应答语及其语调的表达功能多样,且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应答语音质的选择体现应答者的行为类型,语...
关键词:应答语 叹词 韵律特征 相声 
试论岳云鹏、孙越的对口相声中的附和现象——以《妙言趣语》《我忍不了》为例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72-77,共6页杨红萍 
对口相声表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说唱艺术,逗哏和捧哏两人一唱一和、相互合作完成表演,因此对口相声中的附和现象非常典型。在表演中捧哏通常是话轮的附和者,在语言中常用语气词、实词或短语以及重述说话者的内容配合对方,充分表现对口相...
关键词:对口相声 附和现象 表现形式 语用功能 
对口相声:焦虑的爱
《曲艺》2020年第9期82-85,共4页成杨 
甲大家都喜欢相声演员. 乙对. 甲因为相声演员老是那么乐乐呵呵的,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乙没错. 甲不光在台上,回家我们也一样. 乙是吗? 甲我回家一见我媳妇,呵呵!爱妃! 乙爱妃? 甲我一见我妈,呵呵!老佛爷! 乙拿自己当皇上了! 甲我一见我...
关键词:相声演员 回家 对口相声 
亦真亦幻《开粥厂》
《曲艺》2018年第7期59-61,共3页启贺 
《开粥厂》又名《三节会》,张寿臣演出时曾用名《乐善好施》。对口相声。谐趣类节目。甲津津乐道于自己的种种"善行",开设全年施舍的粥厂,向穷人提供炸酱面、炖牛肉、大饼、饺子等各种物品,又引用似是而非的"圣贤语录"支持自己的说...
关键词:对口相声 似是而非 张寿臣 小市民 施舍 作品 谐趣 
对口相声:文理大不同
《人生十六七》2018年第5期58-58,共1页
文:台下学文科的同学们,大家好。 理:台下学理科的同学们,你们好。 文:我先来个自我介绍,我是咱中文系风流潇洒、倜傥无双的大文豪,人称徐志摩第二。 理:我也来个自我介绍,我是咱数学系聪明绝顶、思维活跃的小高才,人称华罗庚在...
关键词:对口相声 文理 自我介绍 文科生 理科生 中文系 徐志摩 数学系 
一堂“对口相声”式的美术课
《环球人物》2018年第4期93-93,共1页许晓迪 
达·芬奇:口味固定的我,就是喜欢雌雄莫辨的美少年。 伦勃朗:看了我高产的自画像,可别被风流的我迷住了。
关键词:对口相声 美术课 自画像 伦勃朗 
曲韵流香育“新星”
《辅导员》2017年第20期34-36,共3页吕晓 
在北京城最惬意的午后,老舍茶馆的舞台上,一群十来岁的孩子们说得正起劲儿:单口相声、对口相声、贯口串烧、双簧表演……台上台下热闹极了,孩子们年岁虽小,台风却稳重老练,“包袱”一抖就惹来一阵捧腹大笑。他们的一言一行,都透...
关键词:曲韵 单口相声 老舍茶馆 对口相声 北京城 孩子 
红花与绿叶——论相声艺术的捧逗关系
《参花(上)》2015年第8期128-128,共1页肖金池 
相声是大家熟悉和非常喜爱的传统艺术形式。观众也都知道,大多数相声都是对口相声,由甲乙二人共同表演一段节目,甲为逗,也称逗哏;乙称捧,也就是捧哏。在舞台上,两个演员面向观众,站在舞台右边的为逗哏,站在舞台左边的为捧哏。表演传统...
关键词:相声艺术 绿叶 红花 艺术形式 对口相声 舞台 传统 观众 
报人王小隐其人其事(三)
《天津档案》2015年第3期49-51,共3页侯福志 
四、王小隐与天津游艺场 1.中原公司游艺场。中原公司坐落在日租界旭街大马路.号称华北最高尚最清快之娱乐场所。经理黄文谦。五六楼系游艺场。凭券入场。其中。六楼花园于1928年阴历4月14日开幕。日场十二点半到六点半,京班大戏。...
关键词:报人 中原公司 娱乐场所 对口相声 大鼓 日租界 入场券 单弦 
论书面创作对文类形态的重构——以“十七年”(1949-1966)时期对口相声为例被引量:2
《民族文学研究》2015年第2期63-73,共11页祝鹏程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七年"里,对口相声的生产方式从口头传承转变为书面创作。社会政治、文艺体制、时代美学等众多的因素形塑了相声的书写方式,也规约了书写的内容,并影响到其文类形态与叙事方式。受此影响,对口相声从原先的开放性叙...
关键词:相声 口承 书写 文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