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答语

作品数:156被引量:18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治李慧敏方梅谢群鲜丽霞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原型范畴理论下应答语“是”的叠连的赞同言语行为分析
《雨露风》2024年第10期00085-00087,共3页于亚敏 
本文从原型范畴理论出发,探讨应答语“是”的叠连所建立的赞同言语行为。应答语“是”的叠连所表示的赞同言语行为是受引发语的制约和说话人的主观意愿的影响而构成的一个原型范畴,根据内部家族相似性的多寡可以将其所建构的赞同范畴归...
话语标记与拟对话语境的构建
《当代语言学》2024年第5期717-727,共11页柯航 
本文尝试分析独白和书面叙述语篇中的拟对话现象,认为在非对话语篇中加入疑问句或应答语是构成拟对话语境的常规方式。拟对话语境对应答语有所选择,肯定性的应答语使用范围更广。应答语的加人一定程度上能改变语篇的信息组织方式,使其...
关键词:话语标记 拟对话语境 疑问句 应答语 
应答语“还好”的语用功能及其交互主观性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73-79,共7页潘晓军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语言类型学视域下的桐城方言参考语法研究”(AHSKQ2020D196);安徽省教育厅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项目“国际中文教育中‘成语安徽’教学研究与传播策略”(皖教秘外[2023]59号)。
在对答结构中,引发语与肯定性应答语“还好”构成“询问—回答”的关系,明确“还好”的典型语用功能是“同意”之后,细化其在具体语境中呈现出的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话语衔接等多种功能,这受到语用学的礼貌原则与语境顺应等制约。由于...
关键词:还好 应答语 语用功能 主观性 语用化 
接受类应答语“明白”和“Got It”对比研究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8期505-520,共16页邱妤玥 谭方方 
本文以接受类应答语“明白”和“got it”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句法特征、应答模式、语篇组织功能和语用功能四个角度对其进行对比研究和量化分析。通过系统的研究发现,接受类应答语“明白”和“got it”在语义背景、语篇组织功能、语用功...
关键词:应答语 句法特征 应答模式 语用功能 明白 
京津冀地区方言应答语“还是的”研究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41-44,共4页王佳宁 
基于事件信息类型理论,对京津冀地区口语中使用的应答语“还是的”展开研究。一方面,根据语境以及听说双方掌握信息的差异,阐明“还是的”具有“迂回争辩”“婉曲讽刺”“低位确认”三个方面的话语功能;另一方面,从韵律和话轮构建两个...
关键词:“还是的” 方言 事件信息类型理论 话语功能 
从认识状态看汉语应答语的功能类型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82-192,共11页李若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CYY029);北京语言大学院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2YJ010404)。
互动双方在发话前都会对彼此的认识状态进行评估,评估的结果会通过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相邻对中引发者和应答者对彼此认识状态的评估存在八种逻辑可能性,以此为标准或可为信息寻求和告知序列中汉语应答语的诸多功能类型提供统一的解释维...
关键词:互动 认识状态评估 汉语应答语 
浅析评估类应答语“还好”的形成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1期192-199,共8页周莹 
在历时维度上,“还好”经历了从短语到词的词汇化过程,在演变的过程中,副词“还”和形容词“好”的结合愈加紧密,语义发生了历时演变,“庆幸”义和“勉强”义的外显与内隐体现其语义演化的连续性。会话中频繁使用的评估类应答语“还好...
关键词:“还好” 语义演变 词汇化 
汉语儿童早期应答语的发展
《当代语言学》2023年第6期917-934,共18页李慧敏 王磊奇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语儿童应答能力发展的认知研究”(16BYY070)的资助。
本文运用纵向个案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结合CHILDES转写系统、CLAN程序以及INCA-A系统考察汉语儿童一至三岁期间应答语的发展情况。本文发现,成人引发语为汉语儿童应答语提供了语法结构框架,儿童通过对成人引发语模仿、删除、扩展等句...
关键词:汉语儿童 应答语 语法 语用 互动交流 
反问应答语“怎么不算呢”分析
《花溪》2023年第22期0083-0085,共3页张晴川 
反问应答语在日常交际中频繁使用,例如“谁说不是“”可不是吗“”那还用说“”你知道什么”。近来,网络平台上新兴反问应答语“怎么不算呢”使用频率较高,本文将从该应答语的结构、话语功能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应答语 结构 功能 
语用标记“喏”的多功能性和历时演变
《语言研究集刊》2023年第1期251-267,391-392,共19页张秀松 袁毓林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面向历史语用学理论和方法探索的近代汉语语用研究”(项目编号2022SJZD125);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项目;中国澳门大学讲座教授研究和发展基金项目/Research&Development Grant for Chair Professor(CPG)(项目编号CPG202200032 FAH)的资助
在汉语史上,语用标记“喏”可以用作请求应答语、命令应答语、呼唤应答语。它还从呼唤应答语用法发展出了呼唤语用法。呼唤语“喏”多用于报告新信息前,以引起对方注意。至迟在清代,“喏”又从呼唤语用法发展出指示叹词用法。其应答语...
关键词:语用标记 “喏” 应答语 呼唤语 话轮开启标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