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关系思想

作品数:95被引量:11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崔明德郑炜马晓丽曹程程孙政更多>>
相关机构:烟台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工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史哲》《毛泽东研究》《中国民族博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部具有拓荒性的力作——评《南北朝民族关系思想研究》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4年第2期200-202,共3页王希恩 
202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南北朝民族关系思想研究》是崔明德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最终成果,鉴定等级为“优秀”,入选202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全书47万余字,全面展示了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整体面...
关键词:民族关系思想 北魏时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重点项目 总体考察 整体面貌 南北朝时期 发展演变历程 
系统阐述南北朝民族关系思想的创新力作——《南北朝民族关系思想研究》评介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4年第2期134-136,共3页谷文双 
崔明德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结项成果《南北朝民族关系思想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并于2023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付梓出版。该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创新价值、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
关键词:南北朝 民族关系思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元初民族关系思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
《贵州民族研究》2023年第6期1-8,共8页崔明德 罗成成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亲历史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2AMZ017)的阶段性成果。
元初的民族关系思想主要有“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行汉法可长久”“天下一家”和“因俗而治”等理论观点。元初民族关系思想及其实践活动,不仅对元代的发展与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与巩固也产生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元初 民族关系思想 主要观点 中华民族共同体 
苏轼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68-73,共6页郑炜 徐敬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CMZ003)。
苏轼的民族关系思想主要由“强军制夷”和“汉黎一民”两部分组成。苏轼民族关系思想的形成既受到了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又有对前代政治家、思想家民族关系思想的继承,同时还与其个人经历密不可分。苏轼的民族关系思想对北宋中后期民族...
关键词:苏轼 民族关系思想 
胡寅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38-146,共9页郑炜 石瑞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CMZ003):宋辽夏金民族思想中的中国观研究。
胡寅是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思想家。胡寅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探求国家发展之路。正值北方陆沉,金兵南侵,民族矛盾尖锐之际,其民族关系思想逐渐成熟,主要表现在:“天命所钟”论华夷、反对“华夷之交”、“德能配位”为正统、力主北...
关键词:胡寅 华夷之辩 民族关系思想 
忽必烈的民族关系思想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81-89,共9页罗成成 
忽必烈的民族关系思想主要由“天下一家”、迁都及汉化等思想组成。忽必烈民族关系思想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既受到其祖宗方面的影响,也和当时的现实密切相关,同时还受其儒臣的影响。忽必烈的民族关系思想不仅对蒙元政权巩固、缓和民族矛...
关键词:忽必烈 民族关系思想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南齐民族关系思想述论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117-128,共12页崔明德 王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南北朝民族关系思想研究”(18AMZ005)的阶段性成果。
南齐民族关系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齐高帝和齐武帝的“共伐魏虏”“柔远能迩”思想、孔稚珪等人的“通和”思想、王融的“来之以文德,赐之以副书”思想、范云的“抚以恩德”思想、顾欢“舍华效夷,义将安取”的理论观点,既是刘宋...
关键词:南齐 民族关系思想 通和 特点 
郝经民族关系思想探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6,共6页崔明德 罗成成 
在少数民族建立第一个大一统政权过程中,汉族思想家和政治家如何认识这一政权及其民族关系?郝经对此作了深入思考和有益探索,从而成为这一时期思想家和政治家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的样本。郝经民族关系思想主要包括从文化视角认识正统,以...
关键词:郝经 民族关系思想 主要观点 形成因素 时代价值 
南梁大臣民族关系思想述论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年第6期71-76,共6页崔明德 胡慧琳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南北朝民族关系思想研究”(18AMZ005)阶段性成果。
南梁部分大臣长期生活在军中或边疆地区,围绕着如何处理民族事务、解决民族纠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理论探索,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关系思想。张齐的讨击蛮僚思想、萧秀的恩威并施以恩为主思想、张缵的"六夷膜拜,八蛮同轨"思想...
关键词:南梁大臣 民族关系思想 主要观点 特点 
南陈大臣民族关系思想述论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26-36,F0002,共12页崔明德 严珍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南北朝民族关系思想研究”(18AMZ005)的阶段性成果。
南陈时期,一些大臣始终把"安抚笼络"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手段,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现象,一是少数民族为陈立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又是陈朝巩固政权的中坚力量,必须对他们高看一眼;二是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已达到新的高度,民族关...
关键词:南陈 大臣 民族关系思想 观点 特点 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