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德

作品数:307被引量:18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谢晓东金慧玲陈飞李梅花杨宝清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延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互联网周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互联网周刊》2022年第5期70-70,共1页蔚茶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即是良知,率性而为就是致良知,率己之性,率他人之性,率万物之性。"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
关键词:率性之谓道 致良知 明明德 《大学》 致知 格物 平天下 齐家 
止于至善与“我”
《互联网周刊》2022年第6期68-68,共1页望迢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中国古代教育教科书《大学》开篇的第一句。当时的“大学”是道德层面的经学,与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也即“小学”相对应。朱熹在《四书集注》里将大学称为“大人之学”,就是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关键词:《四书集注》 明明德 《大学》 三纲领 中国古代教育 致知 格物 大学之道 
正心是根本
《互联网周刊》2021年第13期64-64,共1页夕兮 
《大学》作为我国古籍的一部重要的经典文本,肯定不是白给的。其以异常简约精练的文风揭示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一体的某种大思路,也说明了某种前提: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关键词:《大学》 明明德 平天下 经典文本 我国古籍 
从《大学》看当代阅读困境
《互联网周刊》2021年第8期68-69,共2页陆易楠 
众所周知,《大学》记载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朱熹以来,此句被后世的众多知识分子奉为圭臬,认为其道出了传统社会的伦理追求,而后的新儒家将此句推广到现代社会,以其内在精神解释现代的进步主义社会架构,《大...
关键词:阅读困境 大学之道 《大学》 新儒家 进步主义 止于至善 明明德 伦理追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互联网周刊》2020年第18期69-69,共1页南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开篇就亮出这个观点。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大学》的“三纲”,是儒家修身立世的人生进阶阶梯。大意就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
关键词:大学之道 明明德 《大学》 止于至善 儒家修身 德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互联网周刊》2017年第15期67-67,共1页方新 
“生活在世间,总应该追求些什么,否则该是多么的无聊”,这不是什么名人所说的名言,而是一位朋友偶尔间说出的话语。然而,就是这简单的一句却引起了我的深思。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能甘心做一个匆匆的过客,而应该做出些事迹....
关键词:道德教育 个人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知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