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

作品数:5084被引量:97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彦利张锐邢润川宋浩波姜有荣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魔萌动漫文化传播(深圳)有限公司四川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上海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魔鬼的引诱——《失乐园》撒旦与《浮士德》梅菲斯特形象之比较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4年第9期126-128,共3页吕磊 
《失乐园》中撒旦是堕落的大天使,亦是个反抗上帝,引诱人类吃禁果的魔鬼;《浮士德》中梅菲斯特则是一个收买人类灵魂,引诱人类堕落的魔鬼。他们都是引诱的魔鬼,两者存在共性,他们的引诱目的和引诱手段存在着相似性,但各自又具备不同的特...
关键词:魔鬼 《失乐园》 撒旦 《浮士德》 梅菲斯特 
天使还是魔鬼?——论《失乐园》中撒旦恶魔形象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年第2期138-139,共2页张晨 
2012-2013年上海地方高校大文科研究生学术新人培育计划资助
英国文学史诗巨著《失乐园》中最引人注目和备受争议的形象非撒旦莫属。自浪漫主义"撒旦派诗人"以来,许多学者更是将其称作是"自由与平等"的斗士,桀骜不驯的拜伦式英雄。本文将立足诗作全篇,在浪漫时期主流文学评论的基础之上,还原《失...
关键词:撒旦 《圣经》 《失乐园》 约翰·弥尔顿 
多重人格、幻听人格与后继人格——《穿蓝裙子的魔鬼》之心理学视阈研究被引量:3
《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第10期65-68,77,共4页庞好农 刘敏杰 
2012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非裔美国文学史(1619-2010)"(编号12FWW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穿蓝裙子的魔鬼》揭示了种族越界、政治腐败和经济压迫是二战后不少美国黑人在洛杉矶陷入人格分裂的主要致因。在沃尔特.莫斯利的笔下,多重人格是黑人生存环境恶化的表现形式,幻听是人在险境中出现的善意化多重人格的演变形式,追逐贪...
关键词:沃尔特·莫斯利 《穿蓝裙子的魔鬼》 多重人格 幻听人格 后继人格 
《魔鬼情人》中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文学与艺术》2010年第5期68-69,共2页肖华英 
本论文系上海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A.16-0103-10-007
一、引言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1鲍恩的短篇小说《魔鬼情人》正体现了这么一种人文主...
关键词:人文主义思想 情人 魔鬼 战争阴影 精神世界 生命关怀 人的存在 人的价值 
直销文化,魔鬼抑或天使
《上海经济》2007年第10期75-77,共3页帅萍 
近期,各地非法传销事件时有所闻,频频瞄准社会经验不足和就业心切的大学生群体,甚至引发不少刑事案件。本文试图通过解剖直销鼻祖安利的企业文化,激发人们的反思。
关键词:企业文化 直销 天使 魔鬼 大学生群体 非法传销 社会经验 刑事案件 
15至18世纪初欧洲女性被迫害的现实及其理论根源被引量:14
《世界历史》2007年第4期82-91,共10页徐善伟 
女性成为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欧洲猎巫运动的主要受害者。历史事实证明,在长达三个多世纪的猎巫运动中,大约有10万至20万巫师受到了审判,其中大约有5万至10万被处死,而女巫占到了其中的75%至80%,她们大多是一些年老、贫穷、寡居和未婚...
关键词:欧洲 猎巫运动 女性迫害 巫术理论 魔鬼学 
论《天使与魔鬼》创作技法的独特性被引量:4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59-62,共4页刘建周 
美国最新畅销小说家丹·布朗创作的《达·芬奇密码》姊妹篇《天使与魔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奥秘之一就在于作者创作手法的独特性。通过对《天使与魔鬼》的美学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丹·布朗经典的写作艺术:独树一帜的语言符号、自成一...
关键词:小说美学 后现代主义 叙事模式 知识型悬疑小说 
人性与神性的碰撞——丹·布朗的热卖小说《天使与魔鬼》被引量:1
《外国文学动态》2005年第1期25-27,共3页朱振武 王巧俐 
2003年美国文坛新宠丹·布朗(Dan Brown,1964—)的《达·芬奇密码》一经问世就登上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创下书市奇迹,作者也因之名声大噪。丹·布朗旋风迅速刮遍全球,在中国也掀起了一阵热潮。2004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
关键词:布朗 上海人民出版社 魔鬼 天使 小说 碰撞 神性 人性 畅销书排行榜 2003年 2004年 中文版 电子书 中译本 美国 密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