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杰

作品数:8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笔下悬念多重人格黑人幻听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外国语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他者建构下的自我言说:海丝特与祥林嫂比较研究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48-53,共6页刘敏杰 
《红字》和《祝福》都讲述了女性自我在强大的他者社会里遭遇不幸和受到惩罚的故事。两部小说的主人公海丝特和祥林嫂身上集中体现着他者建构下的自我生存困境,凸显出社会中他者伦理缺失和自我言说的困难,她们迥异的命运结局反映出中西...
关键词:海丝特·白兰 红字 祝福 祥林嫂 他者建构 
小说《天体》中哈尔西的叙事风格探析被引量:1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115-119,共5页庞好农 刘敏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非裔美国小说艺术探微”(项目编号:19FWWB02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文中心2018年度标志性成果培植课题“理查德 赖特叙事作品研究”(18BZG02)的资助。
《天体》结构优美,张弛有度,叙事风格自成一体。哈尔西从触景移情、悬念和蒙太奇等方面展现了这部小说的叙事特色和写作风格。她从联想、回忆和心象等触景移情叙事手法描写人物性格,揭示了心理演绎的多维性。触景移情、悬念和蒙太奇等...
关键词:《天体》 约哈·哈尔西 触景移情 悬念 蒙太奇 
《一枝给埃米莉的玫瑰》的文学魅力解读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2期25-28,共4页刘敏杰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一枝给埃米莉的玫瑰》被奉为英文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原因在于倒叙的使用增加了故事情节的陌生性和原创性,哥特元素和悬念手法增强了小说的通俗性和感染力,作品中的未解之谜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阐释空间,让作品...
关键词:《一枝给埃米莉的玫瑰》 经典性 魅力解读 
从《长梦》探析赖特笔下的都市空间与黑人生存危机被引量: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69-78,158,共11页庞好农 刘敏杰 
赖特在《长梦》里展现了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揭示黑人在白人主导的社会空间里所遭受的政治欺凌和精神压迫。他从黑人社区的地域性、黑人经济实体的脆弱性和警察执法的违法性等方面揭示了黑人社区物理空间...
关键词:理查德·赖特 《长梦》 都市空间 黑人 生存危机 
从《西去》探析哈米德笔下的难民心路历程被引量:2
《外语研究》2019年第4期87-91,共5页庞好农 刘敏杰 
哈米德在《西去》里从战争、逃亡和虚无等方面描写了难民问题给平民造成的严重精神创伤,揭示战争造成的社会危机对个人命运的颠覆。经济恐慌、场景恐慌和生存恐慌是战争恐惧的外在表现形式,展现了战争给城市经济、公共设施和生存环境带...
关键词:莫津·哈米德 《西去》 战争恐惧 难民危机 人生虚无 
从《被掩埋的巨人》探析石黑一雄笔下的悬念“景观”被引量:2
《外语研究》2018年第6期85-89,112,共6页庞好农 刘敏杰 
石黑一雄在《被掩埋的巨人》里从整体式悬念、顶针式悬念和切入式悬念等角度展现了事件悬念与小说情节的内在关联,从倒装式悬念、分解式悬念和情景反讽式悬念创新性地展现了人物的身份,使读者对小说人物的认知从迷惘到清晰,从局部到整体...
关键词:石黑一雄 《被掩埋的巨人》 事件悬念 身份悬念 人际关系悬念 
多重人格、幻听人格与后继人格——《穿蓝裙子的魔鬼》之心理学视阈研究被引量:3
《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第10期65-68,77,共4页庞好农 刘敏杰 
2012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非裔美国文学史(1619-2010)"(编号12FWW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穿蓝裙子的魔鬼》揭示了种族越界、政治腐败和经济压迫是二战后不少美国黑人在洛杉矶陷入人格分裂的主要致因。在沃尔特.莫斯利的笔下,多重人格是黑人生存环境恶化的表现形式,幻听是人在险境中出现的善意化多重人格的演变形式,追逐贪...
关键词:沃尔特·莫斯利 《穿蓝裙子的魔鬼》 多重人格 幻听人格 后继人格 
拯救自我:《五号屠场》在当下的启示
《外国语文》2012年第5期19-22,共4页庞好农 刘敏杰 
库特·冯内古特的和平主义思想、虚无主义观念和宿命论信仰弥漫在《五号屠场》的各个层面。他通过对战争、人际交往、时间旅行和外星奇遇等场景的描写阐释了战争与正义、物质与爱情、外星人视阈与人类窘境等方面的关系,抨击了人类的残...
关键词:库特·冯内古特 《五号屠场》 启示 反战 特拉尔法马多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