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期以来

作品数:105被引量:895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翦知湣杨楚鹏宋友桂刘耕年邹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科学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西北部沉积物源和风化演变的Sr-Nd同位素与稀土元素证据被引量:2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3年第4期702-716,共15页赵增祥 万世明 鞠梦珊 裴文强 靳华龙 张晋 赵德博 栾振东 张鑫 李安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25602,42076052)。
研究边缘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与来源是揭示大陆边缘沉积物源-汇过程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南海西北部琼东南盆地KT2站位岩心沉积物的稀土元素(REE)和Sr-Nd同位素分析,研究了28 ka以来沉积物源的演变和化学风化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沉...
关键词:稀土元素 SR-ND同位素 沉积物源 化学风化 南海 末次冰期 
基于生物硅记录的孟加拉湾东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古生产力变化被引量:1
《地学前缘》2022年第4期136-143,共8页张兰兰 邱卓雅 向荣 杨艺萍 陈木宏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2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6056,42176080,41576044)。
基于生物硅含量变化,结合碳酸钙和硅质生物放射虫数据,本文揭示了孟加拉湾东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生产力演变规律及其气候响应。研究区域的古生产力演化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生产力相对低的末次冰期(56~18 ka)、生产力呈阶段性增加的末次冰...
关键词:生物硅 古生产力 末次冰期 千年尺度气候事件 印度洋东北部 
南海东沙海域深水区末次冰期以来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演化被引量:4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1年第2期146-155,共10页刘杰 刘丽华 吴能友 邬黛黛 金光荣 杨睿 
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项目“天然气水合物油气系统数值模拟研究”(KLMMR-2017-B-08);广东省促进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海洋经济发展用途)项目“南海泥质粉砂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开采流固产出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GDNRC[2020]047);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社会发展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建设”(20180207)。
利用基于热力学理论的CSMHYD程序,模拟预测了末次冰期以来南海东沙海域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GHSZ)的演化特征,同时讨论了海平面、底水温度对该区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变化的影响,以及水合物分解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水深超过59...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 稳定带厚度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 末次冰期 东沙海域 
末次冰期以来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演化被引量:2
《新能源进展》2020年第4期272-281,共10页刘杰 金光荣 邬黛黛 杨睿 刘丽华 
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Y807je1001);广东省社会发展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20180207);广东省促进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GDME-2018D002)。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具备优良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是南海重要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区。利用CSMHYD软件模拟预测了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条件下,现今珠江口盆地的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分布和末次冰期以来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的演化特征,...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 稳定带厚度 水合物分解 末次冰期 珠江口盆地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东北部陆源有机碳埋藏通量演变:海平面和季风驱动被引量:4
《海洋与湖沼》2020年第4期875-888,共14页秦琳 万世明 
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41622603号。
大陆边缘盆地是大陆风化剥蚀产物的主要沉积汇,其中有机碳的埋藏通量及其控制机制的研究对于理解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基于南海东北部台西南盆地TWS-1岩芯的AMS14C测年、总有机碳、总氮含量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分析,探...
关键词:南海 末次冰期以来 海平面变化 东亚季风 陆源有机碳 碳循环 
北疆黄土的磁化率各向异性揭示末次冰期以来古风向的变化被引量:1
《干旱区地理》2018年第4期771-779,共9页程良清 宋友桂 孙焕宇 宗秀兰 OROZBAEV Rustam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专项(2016YFA0601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162);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32B61KYS20160002);俄乌白专项
黄土磁化率各向异性(AMS)被认为是重建古风向变化重要的指标之一,在黄土高原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新疆地区的黄土磁化率各向异性研究相对薄弱。通过对新疆塔城盆地库尔托别剖面磁化率各向异性参数和磁化率分析古风向和风力强度的变...
关键词:磁化率各向异性 塔城黄土 磁组构特征 古风向 
末次冰期以来夏藏滩滑坡湖湖相沉积粒度特征及古气候意义被引量:3
《第四纪研究》2017年第3期624-632,共9页殷志强 秦小光 魏刚 武新宁 魏占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72333、41372187和41172158)资助 y
青藏高原东北缘末次冰期以来气候波动反映的干湿变化存在争议,传统观点认为该地区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相同,即氧同位素偶数阶段气候表现为冷干、奇数阶段表现为暖湿,但有学者持与此相反的观点。笔者在对区内积石山和拉脊山围限的尖扎...
关键词:末次冰期 黄河上游夏藏滩 滑坡湖 湖相沉积 粒度特征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晚末次冰期以来有孔虫特征及其对古海洋环境的指示被引量:4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7年第2期127-138,共12页潘梦迪 邬黛黛 吴能友 刘丽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3022);中国石油-中科院科技合作项目(2015A-4813);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创新基金培育专项(y307p51001)
南海北部陆坡有大量高分辨率沉积记录,对研究全球变化响应及驱动机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选取南海北部神狐海域2007年水合物钻探区Site 6A站位柱状沉积物,开展有孔虫群落、稳定同位素及AMS14 C分析研究,试图了解该区域晚末次冰...
关键词:有孔虫组合 稳定同位素 古生产力 气候变化 神狐海域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下陆坡区沉积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3
《地球化学》2014年第5期538-546,共9页常晓红 杨楚鹏 刘芳 廖泽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3056);国土资源公益性前沿技术探索研究项目(201411111-13)
选取南海北部下陆坡-深海平原过渡带典型沉积柱状样,通过对其沉积有机质的整体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表征,探讨了南海下陆坡-深海平原区沉积有机质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的赋存状态、来源变化以及与古气候环境之间的相应关系。结果表明,总...
关键词:末次冰期 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 南海北部下陆坡 
西风区末次冰期以来昭苏黄土剖面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4
《地球环境学报》2014年第2期56-66,共11页李传想 宋友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66;4129025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2013CB955904)
通过对新疆伊犁昭苏黄土剖面微量元素和粒度的测定分析,并与黄土高原黄土进行对比,揭示了西风区末次冰期以来黄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变化特征,探讨了其古气候意义。分析结果表明,伊犁黄土除Sr和Cr元素出现富集外,其他微量元素含量与黄土...
关键词:西风区 伊犁黄土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古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