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期以来

作品数:105被引量:896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翦知湣杨楚鹏宋友桂刘耕年邹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生物学—古生物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基于生物硅记录的孟加拉湾东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古生产力变化被引量:1
《地学前缘》2022年第4期136-143,共8页张兰兰 邱卓雅 向荣 杨艺萍 陈木宏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2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6056,42176080,41576044)。
基于生物硅含量变化,结合碳酸钙和硅质生物放射虫数据,本文揭示了孟加拉湾东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生产力演变规律及其气候响应。研究区域的古生产力演化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生产力相对低的末次冰期(56~18 ka)、生产力呈阶段性增加的末次冰...
关键词:生物硅 古生产力 末次冰期 千年尺度气候事件 印度洋东北部 
西太平洋E20岩芯末次冰期以来的沉积特征与环境意义被引量:2
《海洋学研究》2021年第2期12-20,共9页李月 许冬 张志毅 蒋科迪 刘庚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项目(GASI-02-PAC-CJ07,GASI-04-HYDZ-02,GASI-GEOGE-03);浙江省科技厅青山湖海洋科技创新载体建设项目(2017E80001)。
硅藻席沉积在热带西太平洋陆续被发现,其形成年代和机制对于热带西太平洋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采自西马里亚纳弧,含近2.5 m厚硅藻席沉积的E20岩芯进行了高分辨率的XRF元素扫描、颜色扫描以及AMS 14 C测年分析。结果表明,E20...
关键词:西太平洋 末次冰期 沉积特征 硅藻 环境演化 
南极罗斯海JOIDES海槽末次冰期以来底栖有孔虫组合及其对冰架扩张与消融的响应被引量:1
《微体古生物学报》2021年第1期93-111,共19页樊加恩 王汝建 丁旋 武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2030401,41776191);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项目(RFSOCC2020-2022-No.16&17)共同资助。
罗斯冰架的进退对全球气候和世界大洋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分析了在南极罗斯海陆架西北部JOIDES海槽钻取的ANT31-JB06岩芯沉积物中的底栖有孔虫化石组合,结合该钻孔已有研究,重建末次冰期以来罗斯冰架在该地区的扩张与消融历史。Q...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组合 因子分析 古环境演变 末次冰期 罗斯海 
南海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古环境变化:YSJD-86GC柱样的证据被引量:1
《热带海洋学报》2007年第4期21-26,共6页邱燕 朱照宇 钟和贤 付淑清 陈超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2077;40331009);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9991100011011)
采自南海南部的YSJD-86GC柱样(113°02.5860′E,10°18.1740′N,水深2 651m,柱长1.68m)提供了该区近27ka以来的古海洋学记录。沉积物岩性特征、浮游有孔虫分布特征、全岩样品AMS14C测年、氧稳定同位素等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南部末次冰期...
关键词:末次冰期 浮游有孔虫 古气候 古环境 南海南部 
末次冰期以来冲绳海槽北部古气候变化的孢粉记录被引量:10
《海洋学报》2006年第1期85-91,共7页陈金霞 张德玉 张文卿 李铁刚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3-SW-2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90411014)
通过分析冲绳海槽北部CSH1柱状样的孢粉组合,重建了海槽区邻近岛屿末次冰期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史.将所测岩心的孢粉记录从下到上分为三期:Ⅰ期为热带山地针叶林的繁盛期,松属及亚热带高山的常绿针叶林含量较高,气候干燥温暖;Ⅱ...
关键词:末次冰期 孢粉 古气候 新仙女木事件 HEINRICH事件 
冲绳海槽末次冰期以来黑潮流游移在沉积硅藻中的记录被引量:12
《古生物学报》2003年第3期466-472,共7页蓝东兆 陈承惠 李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499760 19)资助课题
文中描述冲绳海槽中段 2个柱样沉积物中优势硅藻种相对含量 ,热带远洋种相对含量和硅藻组合的分布特征 ;讨论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冲绳海槽末次冰期鼎盛期的古黑潮流、全新世黑潮流游移等科学问题。结果表明 ,冲绳海槽末次冰期鼎盛期的古...
关键词:冲绳海槽 末次冰期 黑潮流游移 沉积硅藻 
末次冰期以来湛江湖光岩玛珥湖孢粉记录及古环境变化被引量:39
《古生物学报》2003年第2期284-291,共8页吕厚远 刘嘉麒 储国强 顾兆炎 Negendank J Schettler G Mingram J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499710 77;No .49894174)资助课题。
通过对湛江湖光岩玛珥湖钻孔孢粉记录的研究认为 ,末次冰期以来 ,该区植被类型从早期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依次演替为 ,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 落叶阔叶 针叶混交林 (湖边草地 )→热带...
关键词:古植被变化 广东湛江 末次冰期 湖光岩玛珥湖 孢粉记录 古环境 
末次冰期以来北海道、萨哈林岛及亚洲东北部落叶松林演变史
《古生物学报》2002年第4期524-533,共10页Y.Igarashi M.Murayama  
萨哈林岛(库叶岛)和北海道的末次冰期沉积丰富的落叶松花粉,为了搞清楚落叶松花粉百分比和实际森林密度的关系,我们系统地分析了从苔原,森林苔原以及泰加林的表土样品,根据孢粉资料恢复了两个岛屿3万年以来的植被和气候,两个岛上...
关键词:末次冰期 北海道 萨哈林岛 亚洲东北部 落叶松林 演变史 
南海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孢粉记录及其气候意义被引量:31
《第四纪研究》1999年第6期526-535,共10页李逊 孙湘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32060;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KZ951-A1-402-402-05-03
本文通过分析南海南部17964柱状样的孢粉记录,重建了该地区26000aB.P.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历史。南海南部末次盛冰期时高山雨林的范围可能是现在的2~3倍,表明气温明显下降;从末次盛冰期到冰消期,巽他陆架一直为...
关键词:孢粉 深海钻孔 环境演变 南海 古气候 未次冰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