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玉

作品数:26被引量:20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马里亚纳海槽表层沉积物海槽海底楚科奇海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海洋科学集刊》《海洋与湖沼》《海洋学报》《第四纪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3
《中国地质调查》2017年第4期1-8,共8页莫杰 王文海 彭娜娜 徐承德 张德玉 
近10年来,我国海洋地质工作在海岸带、近海与管辖海域、大陆架边缘海和深海大洋开展了地质构造、矿产资源、环境灾害和探查技术及仪器设备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和研发,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如历时8年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
关键词:海洋地学 调查研究 新进展 新成果 
楚科奇海盆M04柱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古环境记录被引量:6
《海洋学报》2015年第7期85-96,共12页章伟艳 于晓果 刘焱光 金路 叶黎明 许冬 边叶萍 张德玉 姚旭莹 张富元 
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2014年度北极海域海洋地质考察(CHINARE2014-0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6050;41106048)
对"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采自楚科奇海盆的M04柱进行粒度、冰筏碎屑、黏土矿物、岩心XRF扫描、沉积物颜色分析,初步建立了楚科奇海盆晚更新世MIS4期以来的沉积地层框架。MIS4期以来,楚科奇海盆M04柱沉积物粒度和黏土矿物组成具有明显的冰...
关键词:北极 楚科奇海盆 粒度 冰筏碎屑 黏土矿物 古环境 
楚科奇海与加拿大海盆表层沉积物表观特征及其环境指示被引量:6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年第6期49-55,共7页高爱国 王汝建 陈建芳 张德玉 张道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6060;40376017)
通过对中国首次和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采集的表层沉积物的观察,根据沉积物的颜色和气味、砾石分布、底栖生物及贝壳分布特征的分析,探讨了该海区表层沉积物表观特征变化与有机质输入、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状态的关系、底栖生物分布范围、冰...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 表观特征 砾石 贝壳 环境指示 楚科奇海 加拿大海盆 
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表层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被引量:7
《海洋科学进展》2008年第2期171-183,共13页张德玉 高爱国 张道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楚科奇海沉积物中古环境变化的地球化学响应(40376017);科技部中国-丹麦合作研究项目--东海晚第四纪高分辨率的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变序列研究(2002DFG00034)
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表层沉积物中主要存在3种粘土矿物组合:1)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皂石,仅见于加拿大海盆北部;2)伊利石—绿泥石—蒙皂石—高岭石,主要见于楚科奇海中部;3)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皂石,普遍见于研究区内除...
关键词:楚科奇海 加拿大海盆 粘土矿物 区域变化 控制因素 
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中黏土和碎屑矿物组成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9
《海洋学报》2008年第1期86-92,共7页高水土 张德玉 陈荣华 赵庆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176015);国家专项资助项目
以X-射线衍射仪和偏光显微镜为主要手段,对南海调查区表层底质沉积物中黏土和碎屑矿物组分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黏土矿物主要有伊利石、蒙皂石、高岭石和绿泥石,其组合特征在不同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碎屑成分主要由生物壳(钙质和...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 黏土和碎屑矿物 南海北部 
末次冰消期以来东黄海暖流系统的演化被引量:41
《第四纪研究》2007年第6期945-954,共10页李铁刚 江波 孙荣涛 张德玉 刘振夏 李青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批准号:KZCX3-SW-2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506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90411014)资助
以黑潮为主干的东黄海暖流系统,所携带的高温高盐水对我国近海的海洋环境和大气环流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系统重建由黑潮暖流、对马暖流和黄海暖流组成的东黄海暖流系统在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演化过程,建立末次冰消期以来东黄海暖流系...
关键词:末次冰消期 全新世 东黄海 暖流系统 
冲绳海槽48ka以来的碳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指示意义被引量:3
《海洋与湖沼》2007年第4期314-321,共8页孙荣涛 李铁刚 张德玉 李青 江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9041101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3-SW-2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06015;中法国际合作项目;40421150011号;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2DFG00034号联合资助
冲绳海槽是末次冰期以来东海唯一始终保持连续沉积的区域,保存了最为完整的古海洋古气候变动记录。为了研究末次冰期以来全球碳循环效应在这一区域的响应特征,对取自冲绳海槽北部CSH1孔的浮游有孔虫N.dutertrei和G.ruber壳体的δ13C记...
关键词:冲绳海槽 δ^13C低值时期 陆源冲淡水 
晚第四纪对马暖流的演化和变动:浮游有孔虫和氧碳同位素证据被引量:12
《中国科学(D辑)》2007年第5期660-669,共10页李铁刚 孙荣涛 张德玉 刘振夏 李青 江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9041101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批准号:KZCX3-SW-2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506015);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项目(批准号:2002DFG00034);中法国际合作项目(批准号:40421150011)资助
在对取自对马暖流影响区的CSH1和黑潮主流轴影响下的DGKS9603孔沉积物中的浮游有孔虫种群以及混合层种Globigerinoides ruber和温跃层种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的δ18O,δ13C记录的对比分析基础上,探讨了晚第四纪对马暖流的演化和变...
关键词:对马暖流 黑潮晚第四纪 浮游有孔虫 氧碳同位素 冲绳海槽 
冲绳海槽北部的全新世火山碎屑沉积被引量:6
《海洋科学进展》2007年第1期34-45,共12页刘焱光 曹东林 张德玉 孙吉林 NIELSEN Ole Bjφerslev 石学法 
中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东海晚第四纪高分辨率的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变序列研究(2002DFG000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末次冰期以来西北太平洋边缘海关键断面古环境演化记录(4043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末次冰期以来日本海表层海水温度变化与东海的对比研究(40606016)
分析了冲绳海槽北部的CSH1岩芯沉积物中矿物组成、化学元素质量分数和粒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新世期间,日本九州岛发生了2次大规模火山喷发活动,造成大量的火山物质沉积在冲绳海槽北部。从岩芯最上部的沉积物中可识别出2...
关键词:冲绳海槽 全新世 火山碎屑沉积 
冲绳海槽末次冰期以来千年尺度古海洋演化的沉积记录被引量:2
《海洋科学集刊》2006年第1期16-28,共13页李铁刚 陈金霞 张德玉 刘振夏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220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411014号。
关键词:冲绳海槽 海洋演化 末次冰期 千年尺度 沉积记录 格陵兰冰芯 浮游有孔虫 气候波动 孢粉记录 气候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