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

作品数:5037被引量:44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徐源刘佳昱李艳丽季美含刘益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南京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后末日推想小说的新物质主义批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76-86,共11页都岚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BWW057)。
21世纪以来,后末日叙事在英语气候变化小说的创作中呈现上升趋势。作为文学对人类世时代气候变化灾难的回应,后末日推想小说反思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非人类、自然、社会和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强调全球性风险中人与物的纠缠关系,...
关键词:后末日推想小说 新物质主义 《发条女孩》 《羚羊与秧鸡》 《第十一站》 
末日如何到来?——《三体》末日书写的辩证意识与现代性反思
《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188-197,共10页李昊 
“末日”是科幻作品中习见的主题,而刘慈欣的《三体》通过对文明的层级式想象,塑造出递进式的末日图景,在科幻末日书写中独树一帜。这种包孕了“反技术冲动”的末日书写,深藏着对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现代性反思,也曲喻着“势不可挡的...
关键词:《三体》系列 末日书写 辩证意识 现代性反思 
帝国末日的浮世绘--吴趴人和他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文史知识》2023年第5期69-75,共7页苗怀明 
提起中国近代小说作品,相信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四大遣责小说,即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跖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这是中国近代四部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小说作品的合称。这四部小说作者...
关键词:《老残游记》 李伯元 《孽海花》 《官场现形记》 曾朴 小说作者 小说作品 江苏镇江 
从翻译目的论看清末日文科学文献的翻译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年第4期150-151,共2页汪丽影 杨晋 
清末十年间日文汉译与出版事业蓬勃发展,日文科学文献翻译的数量甚至超越了之前半个世纪中译西文书籍的总和。为了达成救国图存这一翻译目的,译者们采取了较为灵活的翻译策略,有的译者甚至对原作的内容和语言风格进行了有目的的改写,导...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 清末 日文科学文献翻译 
从“黄金时代”到“末日危机”?——塞内加尔电影六十年被引量:2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年第10期77-88,共12页汪琳 
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非洲文学的译介研究”(项目编号:18YJC740091)阶段性成果。
20世纪60年代,塞内加尔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电影的发源地,在泛非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下探索身份问题;70年代进入黄金时代,森贝、曼贝提等电影导演享誉世界,多元化思考历史创伤;八九十年代的电影极具美学活力,但缺乏大师级人物;移民问题与...
关键词:塞内加尔电影 非洲电影 奥斯曼·森贝 泛非主义 电影节 
世界末日的童话——《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2016年第4期93-95,共3页赵雪媛 
北京时间2015年10月8日19时,瑞典文学院将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作为一个曾经的新闻人、一位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是如何用文字将宏大而残酷的灾难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非虚构文学'这个舶来的词...
关键词:切尔诺贝利 世界末日 非虚构文学 瑞典文学院 阿列克谢 维奇 斯维特 诺贝尔文学奖 兰娜 纪实文学 
从“穷途末日”到“正本清源”:中国画28年后华丽转身?
《书画艺术》2013年第3期22-23,共2页聂危谷 
1985年,李小山发表晾世骇俗的中国画“穷途末日”论,迅疾掀起了席卷全国媒体与学界的思想狂飙。85时期即与李小山打过擂台的丁涛教授回顾:“思想的牢笼一下被冲破,沉寂的画坛顿即燃烧、喧腾起来。……该文行笔犀利,挥斥方道,且不...
关键词:中国画 正本清源 转身 华丽 生态状况 历史价值 行笔 
“末日降临!”:希区柯克《群鸟》中事件与身体的悖论被引量:6
《电影艺术》2013年第1期103-113,共11页布鲁诺.莱萨德 张也奇 
作者认为在电影研究中引入生态批评视角时,须预先对"事件"在当代电影中的视觉化生产进行理论化分析才可以对灾难片进行讨论。本文以《群鸟》为例,阐释导演自己的事件理念,并将其同德勒兹和巴迪欧的理论进行比较。
关键词:《群鸟》 事件 希区柯克 悖论 身体 批评视角 电影研究 当代电影 
消费逻辑下的末日传播娱乐化——从电影《2012》在中国的传播谈起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第07X期323-324,共2页唐利 
末日传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传统,主要反映了一种对于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原本十分严肃的话题,也成为了一个被消费的话题。2009年,一部以末日为话题的电影《2012》的上映,引发了新一轮末日传播的热...
关键词:消费社会 灾难传播 娱乐化 
末日的天堂——《佩德罗·巴拉莫》解析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年第1期36-37,共2页周梦 
《佩德罗·巴拉莫》作为一部典型的后现代小说,具有结构上的碎片化、意义的不确定性等特征,胡安·鲁尔福充分利用了这种破碎、暧昧的结构模式,塑造了一位充满了矛盾与张力的主人公佩德罗·巴拉莫。更深入地挖掘,透过小说文本片段式、跳...
关键词:不确定性 不可靠叙述 矛盾的人物形象 村庄主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