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辩

作品数:164被引量:16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斌峰曾昭式孙中原崔清田何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社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荀况逻辑思想对《墨辩》的发展及其局限
《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129-138,共10页陈孟麟 
本文从"名"(概念)、"辞"(判断),"说"(推理)的定义,"实名"、"共名"、"别名"的新术语,辨"三惑"("以名乱名"、"以实乱名"、"以名乱实")三个方面论述了荀况逻辑思想对《墨辩》的发展。同时指出,荀况逻辑思想满足于概念论研究,没有深入探讨...
关键词:荀况 逻辑思想 中概念 墨辩 中国古代 推理 概念论 新术语 类事物 逻辑学说 
从类概念的发生发展看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萌芽和逻辑科学的建立——兼与吴建国同志商榷被引量:13
《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117-127,共11页陈孟麟 
本文对吴建国的《中国逻辑思想史上类概念的发生、发展与逻辑科学的形成》一文提出商榷意见,并就类概念的发生及其涵义的演变以及如何描述、概括这一过程,作出自己的考证和分析。本文认为,"以类命为象"→"察类明故"→"辞以类行",才是中...
关键词:类概念 中国古代逻辑思想 中国逻辑史 逻辑范畴 《墨辩》 逻辑 建国 
论因明、墨辩和西方逻辑学说推理理论之贯通被引量:3
《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61-71,共11页张盛彬 
本文认为有必要对因明、墨辩和西方逻辑学说进行一番贯通性的研究工作,其意义在于:证明人类的思维形式及其规律是相通的,给各种逻辑学说以科学的评价,促进逻辑科学的丰富和发展。作者在考察前人所致力的贯通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推理...
关键词:西方逻辑学 新因明 类比推理 墨辩 亚里士多德 逻辑思想 贯通 思维形式 喻体 归纳与演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