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花芸豆

作品数:57被引量:10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柴岩高金锋冯佰利高小丽王鹏科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北农业学报》《黑龙江粮食》《农村科技》《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施肥量对奶花芸豆产量效应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0
《土壤》2007年第6期1004-1008,共5页李俊华 刘建国 冯玉龙 李英贤 沈其荣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西部专项)(2003BA901A26)资助。
用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及N、P(P2O5)、K(K2O)施用量对奶花芸豆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参数,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产量函数模型;经计算机模拟寻优,筛选出了产量的最佳田间施肥方案。在试验条件下,...
关键词:奶花芸豆 肥料运筹 效应分析 养分分析 
奶花芸豆营养经济价值与栽培技术被引量:4
《新疆农垦科技》2007年第6期19-20,共2页李愚超 孙玉香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子专题;编号:2003BA901A2604
奶花芸豆原生于南美海拔2000m以上的冷凉山区,起初仅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后经人工驯化形成了食用栽培种。在我国云、贵、川山区及东北、河北、新疆等地有较大面积种植。其中以新疆阿勒泰地区面积最大,品质最好。
关键词:奶花芸豆 植物栽培 经济价值 大面积种植 技术 营养 冷凉山区 阿勒泰地区 
奶花芸豆群体冠层结构特征及产量性状研究被引量:9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年第4期211-214,共4页蒋桂英 刘建国 李英贤 冯玉龙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3BA901A26)
研究了在高产条件下,不同行距配置、密度对奶花芸豆群体冠层结构、光能分布与利用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群体密度下,通过扩大行距,减小株距,有利于优化群体结构。冠层结构各指标的变化表现为:随密度增加,平均叶簇倾角...
关键词:奶花芸豆 行距配置 密度 群体冠层结构 产量 
新疆奶花芸豆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及其致病性研究被引量:8
《新疆农业科学》2006年第4期302-305,共4页杨金红 白丽艳 郭庆元 刘华威 赵震宇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绿色奶花芸豆关键技术开发"
从新疆奶花芸豆主产区采集的奶花芸豆立枯病、根腐病、茎腐病病苗及土样中分离得到85个丝核菌(RhizoctoniaDC)菌株,经鉴定均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ühn)。对85个立枯丝核菌菌株进行的菌丝融合群判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在...
关键词:奶花芸豆 立枯丝核菌 融合群 致病性 
行距配置与密度对奶花芸豆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第10期147-149,191,共4页刘建国 李俊华 翟孟茹 帕尼古丽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西部专项"(2003BA901A26)
研究了在高产条件下,不同行距配置、密度对奶花芸豆群体田间小气候变化、冠层结构、光能分布与利用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群体密度下,通过扩大行距,减小株距,有利于优化群体结构,显著影响小气候因子在群体中的分布,改...
关键词:奶花芸豆 行距配置 密度 群体冠层结构 产量 群体冠层结构 产量构成因素 行距配置 群体密度 奶花芸豆 小气候因子 气候变化 利用特性 光能分布 
奶花芸豆种植密度与施肥量优化组合模式的研究被引量:6
《西北农业学报》2005年第4期57-60,80,共5页刘建国 李俊华 翟孟茹 帕尼古丽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西部专项"(2003BA901A26)。
采用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N)、磷(P2O5)、钾(K2O)施用量对奶花芸豆产量的影 响,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参数,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产量函数模型,经计算机模拟寻 优,筛选出了产量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
关键词:奶花芸豆 栽培密度 肥料运筹 效应分析 
奶花芸豆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被引量:3
《作物杂志》2005年第2期44-45,共2页刘建国 李俊华 翟孟茹 帕尼古丽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3BA901A26)
关键词:奶花芸豆 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经济结构调整 阿勒泰地区 优势农产品 名优产品 外贸出口 经济作物 冷凉地区 新疆北部 饲草饲料 种植面积 经济效益 前景广阔 菜豆属 商品性 畜牧业 秸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