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部

作品数:309被引量:1297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陈芳李学杰李建如黄宝琦高红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国科学院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夏季南海西部砂壳纤毛虫水平分布被引量:2
《热带海洋学报》2013年第3期86-92,共7页丰美萍 张武昌 于莹 肖天 孙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421202);海洋公益项目(20100501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21064;40521003;40876085)
于2007年8—9月在南海西部海域,使用浮游生物Ⅲ型网垂直拖网采集海洋表层(200m以浅)浮游砂壳纤毛虫,共发现7属12种,其中优雅真铃虫(Eutintinnus elegans)和勃兰氏拟平顶虫(Xystonellopsis brandti)为南海新纪录种。砂壳纤毛虫总丰度为0...
关键词:砂壳纤毛虫 丰度 水平分布 南海西部 
南海西部MIS12期以来表层海水古温度演化——来自浮游有孔虫群落及其壳体Mg/Ca比值的证据被引量:5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第12期1901-1911,共11页王晓燕 李保华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15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76020;4110603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7CB815902);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编号:MG0901)资助
根据对南海西部越南岸外上升流区MD05-2901站位柱状样中浮游有孔虫群落定量统计及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壳体微量元素分析,研究首次获得南海长时间尺度上Gs.ruberMg/Ca比值古温度资料,详细阐述了南海西部自MIS12期、约45万年...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 Mg Ca比值 南海西部 海水古温度 
夏季南海西部今生颗石藻被引量:15
《海洋与湖沼》2011年第2期170-178,共9页孙军 安佰正 戴民汉 李铁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6093;405210003和90711006号;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点项目;KZCX2-YW-QN205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421202号
首次报道了南海西部上层水体今生颗石藻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分布。根据2007年9月在南海西部海域(11°—15°N,110°—114°E)32个站位采集的200m以浅208个颗石藻样品在偏光显微镜下的分析结果,研究了该海域颗石藻群落特征,并进行了...
关键词:今生颗石藻 南海西部 物种组成 分布 赫氏艾密里藻 大洋桥石藻 
南海西部MIS 3期底栖有孔虫反映的生产力变化被引量:4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年第1期85-92,共8页钮耀诚 张译元 杜江辉 陈萌莎 黄宝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7CB815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06007)
选取位于南海西部越南岸外上升流区的17954-2沉积柱状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底栖有孔虫属种含量变化的分析,并与该站位已有的有孔虫研究结果对比,获得该海区MIS 3时期海洋古生产力的变化记录。结果表明,柱状样中的底栖有孔虫堆积速率和指...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 表层古生产力 上升流 东亚夏季风 南海西部 
南海西部盐水层CO_2埋存潜力评估被引量:17
《岩土力学》2010年第4期1238-1242,共5页张亮 任韶然 王瑞和 易平 米洪刚 李俊廷 
中海油科技攻关项目(No.Z2007SLZJ-FN0295);国家973项目(No.2006CB705805)
南海西部东方1-1、崖城13-1和乐东等气田具有CO2含量高的特点,每年从生产出的天然气中分离出大量的CO2。为了减少CO2在大气中的排放,考虑在莺歌海地区选择合适的盐水层埋存体,拟进行CO2地质埋存示范工程。根据CO2在盐水层中的各种埋存机...
关键词:二氧化碳 埋存潜力 盐水层 天然气 南海 
MIS3期南海西部上层水体古海洋学变化被引量:4
《科学通报》2009年第23期3753-3760,共8页杜江辉 黄宝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7CB815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306007);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033109)资助项目
"太阳号"17954站位于南海西部越南岸外夏季上升流区,沉积物记录了东亚夏季风的变化.本次研究在AMS14C测年基础上建立了严格的年龄框架,利用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white s.s.)的Mg/Ca-古海水温度计,对17954柱状样氧同位素三期...
关键词:MG/CA MIS 3 东亚夏季风 南海西部上升流 古海洋学 
南海西部45万年来的表层水温变化被引量:13
《科学通报》2009年第9期1269-1277,共9页李丽 王慧 李建如 赵美训 汪品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403012;40621063);同济大学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行动基金(编号:2006KJ05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7CB815904);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A类)(编号:08QA14065)资助项目
应用分子化石长链烯酮的不饱和度,在南海西部取得了45万年以来表层水温的变化记录,分辨率约1ka,是南海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高分辨率温度剖面.结果表明U3k7′-SST与有孔虫氧同位素一样显示出冰期旋回的特征,冰期、间冰期表层水温的变化范...
关键词:表层海水温度 长链烯酮不饱和度 南海 古气候 
南海西部晚更新世以来表层海水剩余氧同位素及盐度变化被引量:6
《第四纪研究》2008年第3期399-406,共8页李丽 王慧 李建如 赵美训 汪品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403012);同济大学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行动基金项目(批准号:2006KJ05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2007CB8159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621063)资助
根据南海西部越南岸外MD05—2901岩芯成对的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和U37^k-SST计算出过去450ka以来南海西部表层海水氧同位素艿。δ^18Owater和盐度Swater,二者的变化范围在冰期分别为0.2%0—0.6‰和34.2%0~35.1‰,间冰期分别为-0...
关键词:南海 表层海水氧同位素 表层海水盐度 表层海水剩余氧同位素 表层海水剩余盐度 
南海西部浮游有孔虫记录的MIS3期表层海洋环境变化被引量:10
《第四纪研究》2008年第3期437-446,共10页杨文瑜 黄宝琦 肖洁 周力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403060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2007CB815901)资助
对南海西部越南岸外上升流区17954—2站浮游有孔虫属种组合变化、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AMS ^14C测年的分析以及浮游有孔虫表层海水温度、温跃层转换函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MIS3期,南海西部表层海水温度大体呈现暖-冷-暖的变化趋势;温...
关键词:深海氧同位素3期 浮游有孔虫 快速气候事件 东亚夏季风 南海 
南海西部越南岸外晚第四纪黏土矿物记录:物源分析与东亚季风演化被引量:40
《中国科学(D辑)》2007年第9期1176-1184,共9页刘志飞 赵玉龙 李建如 Christophe Colin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7CB8159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321603;40331002);霍英东教育基金(批准号:101018);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批准号:20060247032);中荷科学联盟项目(批准号:2004CB72050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批准号:NCET-04-0372)资助
南海西部越南岸外MD05-2901孔晚第四纪450ka以来黏土矿物和氧同位素的高分辨率分析表明,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含量表现出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变化,而蒙脱石含量呈现频率更高的周期性变化.物源分析表明,MD05-2901孔黏土矿物中的蒙脱...
关键词:黏土矿物 物源区 东亚季风 晚第四纪 越南中部 南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