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

作品数:821被引量:10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吕云峰陈万球董聪娜周瑞金郭红心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人民出版社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佛教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国“奇僧”苏曼殊
《佛教文化》2016年第2期116-119,共4页谭特立 朔木 
享有海内外盛誉的著名学者南怀瑾在《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中介绍民国名僧苏曼殊时说:“此外,在民国初年以迄现在,以章太炎先生与《断鸿零雁记》等而出名,行迹放浪于形骸之外,意志沉湎于情欲之间的苏曼殊,...
关键词:民国初年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 中国佛教 二十世纪 佛教发展 著名学者 南怀瑾 
安守寂寞
《佛教文化》2013年第4期92-93,共2页地儿 
朋友来访,提起琳琅满目的古代经典,惭愧道:看不懂。我安慰他说:同感,我也看不懂。这是实话。昨晚,合上即将完成的书稿,仿佛眼前忽然拥有了一片辽阔的时光草原,便去读大藏经。那古老的词汇、迥异的句式,几页过后就颇觉头疼。顺...
关键词:寂寞 古代经典 大藏经 南怀瑾 安慰 人时 佛陀 
杏坛春意暖 教化满人间——记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
《佛教文化》2008年第4期13-24,共12页王学信 
时至今日,在海峡两岸,在日本、韩国,在东南亚,在北美、欧洲,甚至在世界上其他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南怀瑾先生依然是一位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且名播遐迩,声誉日隆……
关键词:国学大师 教化 海峡两岸 神秘色彩  东南亚 传奇 
南怀瑾先生话《楞严经》
《佛教文化》1996年第4期30-31,共2页
关键词:《楞严经》 南怀瑾 唯心论 佛学研究 学术思想 藏文佛经 《大乘起信论》 婆罗门 治学方法 方法和目的 
关于禅籍出版的一封信
《佛教文化》1996年第1期45-45,共1页南怀瑾 
关键词:禅籍 《五灯会元》 佛教文化 《景德传灯录》 禅宗 禅学 整理出版 文化事业 道家 南怀瑾 
片石滴水
《佛教文化》1994年第3期33-33,共1页南怀瑾 吴立民 王志远 
在今日大陆知识阶层,南怀瑾先生的知名度是无可置疑的高——虽然他本人四十五年未归,直到今年新年之初,才第一次回到内地。不过,和大多数读者朋友一样,除了读过南先生的书之外,我既无缘见其一面,也不太了解南先生的经历、心迹。直到编...
关键词:禅七 南怀瑾 知识阶层 诗稿 见其 妙湛 弘法 吴立民 中国佛教文化 次回 
一得遇明师 万里表心仪
《佛教文化》1994年第1期45-45,共1页孙玺龙 
《佛教文化》期刊社: 在《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两幅禅照,漫天红霞之下,一位慈祥可亲的老人如处定中,妙乐融融,法喜充满,溢于颜表。他就是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先生。我接触南老先生大作始于1991年。因为我在1988年以后,曾...
关键词:法喜充满 南怀瑾 南老 明师 长春般若寺 清净心 福缘 讲经 学禅 修证 
金刚经究竟说什么
《佛教文化》1994年第1期46-47,共2页妙觉 
看过南怀瑾先生的《金刚经说什么》一书,又看见孙玺龙先生《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一文,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二者所表达对金刚经的解释,虽然言辞不同,但表达的意思并无大区别。倒是不太清楚孙先生要“遥祈南老先生慈谅法正”之处究竟何在。
关键词:持戒 成佛 拨无因果 世间法 修证 法身 南怀瑾 本空 受持 如来禅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
《佛教文化》1993年第3期41-43,共3页孙玺龙 
“当仁不让于师”,这是中国治学传统中的好风气。读书之后能有自己的见解,“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自圆其说,是值得提倡的。佛经中大部分是释迦牟尼与弟子们之间的对话,切磋琢磨,教学相长,其实是很亲切的。自本刊节选了南怀瑾先生的一段...
关键词:一合相 南怀瑾 读书后 三藐三菩提 一切法 三千大千世界 如来藏 实相 显教 大乘经 
长寿与佛法
《佛教文化》1993年第3期43-43,共1页汪曼之 
佛法是出世法,长寿是世间法,哲学观点不同,一是唯心的,形而上的;一是唯物的,形而下的,我以亲身的感受把它统一了,达到实践发现真理。这种统一观点,在台湾佛门早已提出。我是在台湾南怀瑾教授的大作中学到的。我今年86岁,算不上长寿,有9...
关键词:世间法 世法 南怀瑾 形而下 哲学观点 密宗 烦恼即菩提 拜师学 双修 思维逻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