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腐解

作品数:177被引量:1583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于洋马旭光江滔唐琼郝玉波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秸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农作物秸秆还田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草地学报》2024年第11期130-140,共11页孙乐 景媛媛 蒋恒 王娇 王思仪 高凤芹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1GG0391);呼和浩特优质牧草技术攻关项目(20201219284022256);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IGR 2015-02)。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绿色可再生资源,世界年秸秆产量约70亿t,我国年秸秆产量约10亿t。农作物秸秆多被作为农业废弃物焚烧、堆放处理,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以及利用效果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农作...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 秸秆还田 秸秆腐解 秸秆堆肥 
秸秆还田方式配施氮肥对玉米秸秆腐解特征及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4年第10期95-104,共10页李泽毅 马玉洁 付鑫 彭正萍 李旭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2207404);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326402D);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901300)。
为探究华北平原麦玉轮作区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和氮肥管理下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和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规律,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尼龙网袋法分析秸秆旋耕还田(RT)和深翻还田(DT)两种秸秆还田方式和180 kg...
关键词:还田方式 施氮量 秸秆腐解 土壤有机碳 小麦产量 
玉米秸秆集中深还田对旱地土壤CO_(2)排放特征的影响
《土壤》2024年第5期1027-1033,共7页李晓宇 李金 毕润学 金鑫鑫 范庆锋 邹洪涛 
辽宁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2JH2/101300173、2022JH2/101300175)资助。
为探究秸秆深还条件下不同还田量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于田间微区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CK(无秸秆还田)、T1(全量还田,10 500 kg/hm^(2))、T2(倍量还田,21 000 kg/hm^(2)),通过LI-8100A土壤碳通量自动测定仪测定土壤CO_(2)排放速率...
关键词:秸秆深还田 秸秆还田量 CO_(2)排放 秸秆腐解 
烟区不同类型油菜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特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2024年第24期28-35,共8页肖丽霞 张玉琴 刘春菊 谭效磊 凌爱芬 王德权 韩硕 马茹辉 孙延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深化现代科研院所改革任务“烟草与粮油作物一年两熟三作复合种植模式构建与应用”(ASTIP-TRIC-ZD05);中国烟草总公司山东省公司科技项目“山东烟草-油菜综合增效种植体系构建与应用”(202208);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科技项目“烟草健康栽培耕作模式研究与应用”(SCYC201909);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科技项目“潍坊烟区优质高效种植体系的构建与应用”(2017-17)。
本研究旨在探讨山东和四川烟区适合与烟草轮作的油菜品种,并分析其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特性。通过采用尼龙网袋法,在室内模拟田间条件下对2种类型(白菜型和甘蓝型)的4个冬油菜品种进行培养,观察秸秆的腐解过程和养分释放情况。结果显示,...
关键词:烟区 白菜型油菜 甘蓝型油菜 油菜秸秆 秸秆腐解 腐解特征 养分释放 土壤养分 轮作种植 土壤改良 
秸秆和氮肥耦合管控对盐渍化土壤地力综合效应的影响被引量:3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第8期1771-1785,共15页牟云芳 史海滨 闫建文 祁茜 冯壮壮 胡智远 苏永德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1YFD1900602-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369008)。
为研究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秸秆配施氮肥模式下土壤水盐迁移特征规律,明晰该模式下地力提升综合评价效应,通过田间试验,设置3种秸秆还田量[无秸秆还田(C0)、4500 kg·hm^(-2)( C1)、9000 kg·hm^(-2)( C2)]和3种施肥水平[不施氮(N0)、传...
关键词:秸秆还田 施氮量 秸秆腐解 土壤水盐分布 玉米 产量 
接种蚯蚓和腐解菌对秸秆腐解及土壤矿物结合有机碳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江苏农业学报》2024年第8期1424-1433,共10页裴诗宇 杨家伟 吴彬 赵叶新 叶成龙 胡水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200552)。
为了探究接种蚯蚓和腐解菌对秸秆分解及土壤矿物结合有机碳形成的影响,本研究以商品腐解菌和赤子爱胜蚓为接种物,分别设置仅添加秸秆(CK)、添加秸秆并接种腐解菌(SM)、添加秸秆并接种赤子爱胜蚓(SE)和添加秸秆并同时接种腐解菌和赤子爱...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土壤活性矿物 秸秆还田 腐解菌 蚯蚓 
秸秆还田下土壤孔隙演化及其对溶质穿透特征的影响机理分析被引量:1
《农业机械学报》2024年第4期312-326,共15页段正宇 朱成立 车子刚 嵇洪波 王策 陈晓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09053);国家科技奖后备培育项目(20212AEI91011);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3BBGL73226);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22_019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200523);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开放基金项目(2021SKTR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1M690874)。
为揭示秸秆粉碎还田后,不同腐解进程下土壤孔隙演化及其对水分和溶质穿透特征的影响机理,设置不同秸秆还田量(0、5、10、15 t/hm^(2))和还田时间(0、30、60 d)处理,采用CT断层扫描技术,视觉量化了土壤孔隙结构特征演变,并基于溶质穿透试...
关键词:秸秆腐解 孔隙结构 三维特征 大孔隙优先流 计算机断层扫描 穿透曲线 
不同沟埋还田模式下菠萝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热带生物学报》2024年第2期133-140,共8页杨书云 蔡金文 李受鹏 韩彦 金鑫 侯广庆 邵徐杰 程文肖 李长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60724);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RC424);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项目(SA2200000806)。
为探究不同沟埋还田模式对菠萝秸秆腐解特性的影响,共设置5种沟埋还田处理[(1)沟埋10 cm还田起垄覆膜(DRF10);(2)沟埋20 cm还田起垄覆膜(DRF20);(3)沟埋30 cm还田起垄覆膜(DRF30);(4)沟埋30 cm还田起垄(DR30);(5)沟埋30 cm还田平作(DC3...
关键词:菠萝秸秆 秸秆还田 腐解特性 土壤特性 
秸秆还田方式与施氮量对秸秆腐解及玉米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9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10期15-26,共12页刘熙明 王滢渺 田洪涛 任姿姿 邓超 王少杰 高强 冯国忠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5007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9A2035);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JJKH20210358KJ)。
为探究高效秸秆还田方式与施氮量结合模式,明确黑土区玉米秸秆腐解和氮素释放规律对还田方式和氮肥管理的响应及其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在吉林省四平市设置连续两年(2021和2022年)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
关键词:还田方式 施氮量 秸秆腐解 氮素释放 玉米产量 
秸秆腐解与养分释放特征对腐熟剂用量的响应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年第9期181-191,共11页肖金宝 白延倩 杨宝平 贾志宽 韩清芳 刘铁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125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6M602869)。
农业生产系统存在秸秆养分释放与作物生长需求匹配程度低等问题,拟通过腐熟剂用量调节还田小麦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率,使之与作物生长需求相吻合,进而提升夏玉米产量。以人元腐熟剂为供试腐熟剂,小麦秸秆为供试秸秆,郑单958为供试玉米品...
关键词:秸秆还田 腐熟剂 养分释放 回归分析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