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剧

作品数:37被引量:3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蔡涛刘文辉傅学敏陈曦李建立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广州美术学院乐山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名人传记》《书城》《党史文汇》《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有声的抗战”:街头剧的感官动员机制论析
《戏剧艺术》2025年第1期84-94,150,共12页高菲 
抗战期间的街头剧实践,为探究“感官”“情感”能否定向思想、促发行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街头剧“弄假成真”的“事件化”展演方式,意在通过情境性的构造,召唤身体的在场,在由“歌唱”“呼喊”“诉说”等声音技术制造的具身体验中,...
关键词:街头剧 事件化 感官 情感 听觉动员 
格雷戈里夫人在中国——以抗战街头剧《三江好》的改编为例
《喜剧世界(中旬刊)》2025年第2期0024-0026,共3页赵峥嵘 
爱尔兰著名剧作家格雷戈里夫人的独幕剧《月亮上升》是中国抗战时期演出次数最多的改译本话剧之一,其民族国家主义和反抗思想深深吸引了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众。本文分析了《月亮上升》在文学传播与接收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变异现象...
关键词:《月亮上升》 《三江好》 变异学 改编 
用好宣传阵地凝心聚力——从油画《放下你的鞭子》说起
《党史文汇》2025年第2期64-64,共1页文汇 
为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指导群众运动、鼓励全民族持久抗战,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宣传工作。毛泽东强调党的宣传工作“如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是党领导下的又一个方面军”。由左翼戏剧家联盟推动创作的抗战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就是党...
关键词:《放下你的鞭子》 宣传工作者 宣传阵地 中国美术馆 抗战宣传 文艺宣传 街头剧 凝心聚力 
“情”动于“事”——战时街头剧的声音实践与情感动员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23-32,共10页高菲 
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最大程度发挥街头剧的动员宣传效能,戏剧工作者们设计出了一种“事件化”的实践方案。此方案的核心在于以“声音”为方法,借助诉诸听觉的“说”“唱”实践,从根本上贴切民众的感觉和认知结构,在“情、理、事”之间开...
关键词:街头剧 “事件化” 声音实践 情动主体 
从街头到礼堂:云南校园话剧运动三十年(1920—1950年)
《民族艺术研究》2024年第2期76-86,共11页方冠男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云南话剧百年”(项目批准号:21BB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云南校园话剧活动并不全然是由当时内迁云南的外来院校所引领的,它有其内生性的自发驱动力,影响力辐射延伸至校园之外,还引起过社会层面的讨论。基于抗战时期戏剧出版物的传播背景,在举国一致的抗战意志的作用下,云南师生群体有着强烈...
关键词:云南话剧 校园话剧 街头剧 舞台语讨论 启示 
历经沧桑百载 跨越世纪征程 我国空间技术创始人 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中国科技教育》2024年第1期76-77,共2页王渝生 
1999年9月18日,新中国诞生50周年前夕,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授勋仪式。20多年过去了,在世的“两弹一星”元勋还有3位:最长寿的103岁的王希季、95岁的孙家栋和周光召。王希季(1921.7.26出生),昆...
关键词:王希季 两弹一星 周光召 孙家栋 新中国诞生 云南大理 家庭出身 街头剧 
街头剧的声音实践、跨国流动与本土改造被引量:7
《文学评论》2023年第2期109-118,共10页王今 
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街头剧,依靠台上台下相互呼应的声音实践来打破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界限,突破舞台的空间限制,建构观演的共同体,实现情感的交流和融合。这种声音实践形式并非中国的独创,而是跨地域文化流动和知识生成的结果。一方面,它...
关键词:街头剧 梅耶荷德 普罗戏剧 《放下你的鞭子》 田汉 
文本与演出:论抗战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艺术形式的演变被引量:1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10期224-226,共3页李睿淳 刘文辉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重点招标项目“跨界想象与文化汇流:现代戏曲舞台上的西方话剧经典研究”(JD17005)。
《放下你的鞭子》是抗战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街头剧,在抗日宣传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一群剧作家”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对《放下你的鞭子》进行了改编与搬演。从戏剧角色逐渐被赋予阶级身份,到戏剧情节逐渐调整,再到在戏剧场面上的艺术性完善...
关键词:《放下你的鞭子》 文本与演出 抗战街头剧 艺术形式 
中共领导的芗潮剧社
《文存阅刊》2021年第1期78-81,共4页朱向青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福建平和县小溪镇,每当天一黑,镇里照例都被夜浸得沉沉。有一晚,号中广场上却挂起一盏明亮的汽灯,灯光映红了夏日夜晚挤挤攒攒看戏群众的脸庞。一场街头剧正火热上演。人群中化装成卖艺者女儿的演员悲愤地唱道:“九...
关键词:沈阳城 小溪镇 三四十年代 街头剧 卖艺者 
论抗敌演剧队的剧目建设与演出活动被引量:1
《齐鲁学刊》2021年第1期152-160,共9页张文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抗战大后方文学史料数据库建设研究”(16ZDA191)。
抗敌演剧队是为宣传抗战而组建的话剧团体,这个团体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将话剧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带到了战火纷飞的前线和广袤蔽塞的乡村,为抗战动员做出了重要贡献。抗敌演剧队组建初期,由于演出条件简陋,民众文化程度偏低,以及观众群体...
关键词:抗敌演剧队 剧目建设 街头剧 活报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