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调和

作品数:50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赵中平靳辉明吴定光潘雄飞马小朝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中共中央宣传部国防大学龙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党建》《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游击队歌》有关资料及教学建议
《教育科学论坛》1994年第9期12-13,共2页陈家湖 
一、《游击队歌》还有第二段歌词贺绿汀同志的名作《游击队歌》有两段歌词,第一段"我们都是神枪手……"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但第二段就鲜为人知了。第二段的歌词是:"哪怕日本强盗凶,我们的兄弟打起仗来真英勇,哪...
关键词:游击队歌 语文课本 二段 教学建议 贺绿汀 阶级调和 小学语文课 使人 课文内容 句词 
从意识形态高度研究民主社会主义
《党政干部学刊》1991年第5期11-15,共5页靳辉明 
民主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注意。但对这一问题有较深入研究并从本质上给予回答的文章还不多见。本刊借工作之便,有机会请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的领导同志,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高度谈一谈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问题,以...
关键词:中共中央宣传部 领导干部 资产阶级自由化 人本主义历史观 思想理论基础 阶级调和 阶级分析 阶级合作 指导思想 国际环境 
试述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思想根源
《许昌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76-82,共7页郑延泽 黄遂清 
陈独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第一次大革命后期,他形成了一条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本文仅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思想根源作一初步的探讨和试述。陈独秀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幼年时读私塾,青年中秀才,后考举人未中,曾积极参加反清...
关键词:思想解放 反清斗争 阶级调和 官僚地主 独秀文存 二次革命论 革命领导权 大革命时期 俄国十月革命 德漠克拉西 
苏联小说《第四十一》中的人性问题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63-65,共3页赵中平 
苏联作家拉夫列尼约夫于一九二四年写的著名中篇小说《第四十一》,被曹靖华同志于一九二八年翻译介绍到我国以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反响和争论:有的认为情爱是人的天性,高于一切,一个热恋中的少女去杀死她心爱的情人是不可能的,如果有这种...
关键词:第四十一 人性问题 人性美 女英雄 苏联作家 阶级调和 列尼 曹靖华 约夫 现实生活 
唯物辩证法四规律:毛泽东认识和实践理论的重构(续完)被引量:1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86年第6期49-56,共8页蒋弋为 
三,分析律一旦我们认识了知和行是如何内在联系的,下一步就是设法去了解客体或事物以及它们发展的性质。对事物的辩证地理解历来被认为是按照黑格尔著名的三条规律(即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量变到质变)行事的。这里,我们将对此问题提...
关键词:社会主义阶段 实践理论 继续革命 阿尔图塞 三条 事物内部 《矛盾论》 阶级调和 中国共产党党员 历史进程 
“没有报纸便不好办事”
《新闻界》1985年第5期16-16,共1页洪恺 
毛泽东同志这句话(见《(毛泽东新闻文选》第一二二页)虽然是对领导干部说的,是把报纸当作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重要的工作方式"看待的,但它的对象是群众,报纸要与群众的脉博相通,与社会生活的节奏相吻合,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干群一...
关键词:报纸 功能 群众 毛泽东 新闻 报刊 社会关系 阶级调和 阶级合作 
庄子(注)自然哲学思想简议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117-122,共6页烈炎.克让 
庄子是我国先秦时代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他在政治上提倡“无为”,鼓吹阶级调和,反对变革。他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对“道”的解释中,宣扬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但是就他的自然哲学的思想而言。
关键词:庄子研究 道家学派 阶级调和 庄子哲学 《齐物论》 先秦时代 《逍遥游》 《墨经》 阿那克西曼德 中国哲学史新编 
创作与人性辨
《天津师院学报》1980年第6期36-43,共8页黄宗高 
怎样看待“人性”和“人性论”,是一个长期有争论的重要理论问题。“四人帮”曾经把“人性论”作为一根大棒,动辄打人判罪,摧残文化,为祸甚烈。本文作者结合批判“四人帮”,对有关创作与人性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发表出来,希望能有助...
关键词:人性论 阶级性 思想性格 情感化 劳动人民 四人帮 相结合 资产阶级 人与人 阶级调和 
正确认识矛盾的不可分性——学习笔记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16-21,共6页刘伟忠 
一、事物的不可分性是形而上学的同义语还是矛盾的一种属性?在过去十多年里,相当一部分人的回答是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这种看法之所以会出现,是由于林彪、“四人帮”长期歪曲对立统一规律,片面地、孤立地宣扬可分性影响的结果。在“四...
关键词:不可分性 阶级调和 最后实体 泡制 运动形式 辩证法思想 反杜林论 《自然辩证法》 社会主义时期 相互排斥 
也谈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2-8,共7页史振东 冯卓然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毛泽东同志为了扫除我们党内的教条主义而写的光辉哲学著作《矛盾论》,主导思想和侧重点是讲矛盾的特殊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不论在总的指导思...
关键词:矛盾的同一性 事物发展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 矛盾的特殊性 阶级调和 《矛盾论》 指导思想 “四人帮” 教条主义 主导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