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体诗

作品数:70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乃元莫砺锋韩晓光谢海林姚奠中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海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月节令百花之腊梅 恐是凝酥染得黄 月中清露滴来香
《紫禁城》2022年第2期2-3,共2页黄婵媛 
蜡梅之名起于北宋元祐年间(一〇八六年〜一〇九四年)苏东坡和黄庭坚的定名。《苏诗补注》引方回《瀛奎律髓》:「先是未有蜡梅之号,元佑中,苏、黄在朝,始定名。」(【清】査慎行《苏诗补注》卷三十四「古今体诗六十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关键词:《瀛奎律髓》 今体诗 苏诗 蜡梅 査慎行 黄庭坚 苏黄 苏东坡 
日本所藏清人詩歌總集善本叢刊 第二辑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142-142,共1页
王卓华等所编《日本所藏清人诗歌总集善本丛刊》(第二辑),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清诗歌总集文献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共收日本内阁文库、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图书馆、大阪大学图书馆所藏清人诗歌总集12种,依成书或刊刻时间为序编排...
关键词:文献整理与研究 诗作者 今体诗 诗歌总集 京都大学 大阪大学 阶段性成果 王晫 
砚边碎语
《大众书法》2020年第4期4-11,共8页王亚洲 
我喜欢诗,无论古体诗还是今体诗,佳篇自然会品味起来。但我一直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诗情与书情到底有何联系?想来,至少有这么几点是值得思索的:一是诗情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所谓有感而发;二是诗情的表达需要自然流畅;三是诗情留...
关键词:书写性 空间意境 自然流畅 无缝对接 今体诗 真实情感 诗情 书情 
古体诗与近体诗
《学语文》2019年第6期24-24,共1页
我们平常所说的旧体诗,实际上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一般说来,人们习惯把唐以前出现的各种诗体称为古体诗,也称古诗或古风,如《古诗十九首》,古体诗要押韵,平仄和对仗没有明确要求,形式比较自由。也有人说,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近体诗 古体诗 今体诗 南朝梁 七言 五言 四声八病 
2016年语文高考真题(山东卷)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16年第10期12-20,共9页
关键词:古体诗 语文高考 今体诗 
如何快速简单区分古体诗和近体诗
《新课程(中学)》2016年第2期248-249,共2页陈瑾 
中国诗歌的分类比较复杂,但是,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我们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得那么细致。一个初中生,掌握基本分类就好。对于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的区分,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来。对于旧体诗中诗词曲,只要学过,区分也不在话下。但对于旧体诗中...
关键词:现代诗歌 中国诗歌 五言 七言 山中杂诗 近体 平声韵 今体诗 古代诗歌 岑参 
漫谈诗词曲的体式问题
《中华书画家》2014年第12期118-121,共4页熊盛元 
今天我做的报告题目是《漫谈诗词曲的体式问题》。什么是"体式"呢?就是指某种文学体裁的独特的样式,可以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式样。体式这个词最早出自刘勰《文心雕龙》的"体性篇":"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
关键词:今体诗 近体诗 诗词曲 
周芷岩交游关系考述
《上海文博论丛》2013年第3期55-60,共6页王光乾 
周颢(1685—1773),一名灏,字晋瞻,一作峻瞻,号芷岩,一作芝岩,别号雪樵,因多须,自号髯痴,人呼周髯或髯周,清嘉定南翔人。工诗文,擅书画,尤精刻竹,并长于琢砚、治印,是罕见的全才型艺术家。与之交游者,亦多学者、文士、画家、竹人、印人,...
关键词:周芷岩 周颢 锡爵 慕之 诗筒 竹石图 精刻 传世文献 今体诗 张大受 
平民情结——祁寯藻诗作的一大亮点
《娘子关》2012年第5期52-55,共4页孟宏儒 
2011年2月,大型文献丛书《祁寯藻集》(共三册)由山西出版集团·三晋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祁公生前所撰的各类古今体诗词3000首(其中诗歌2977首,词23首)。我粗粗阅览后,觉得祁公无愧是清代中晚期一位很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而且也...
关键词:平民情结 清代中晚期 十七年 飞蝗 作者 出版集团 亮点 辨识 今体诗 政治家 
姚鼐《今体诗钞》的编撰缘起及其经典化考察被引量:1
《文学评论丛刊》2011年第2期49-56,共8页谢海林 
一吴汝纶在给桐城姚氏后人姚慕庭作墓志铭云:"(桐城)至姚郎中乃以诗法教人,其徒方植之东树益推演姚氏绪论,自是桐城学诗者一以姚氏为归,视世所称诗家,若断潢野潦,不足当正流也。大乱以后,业此者希。耳目所接,唯君一人。君没,而桐城诗学...
关键词:今体诗 桐城诗派 经典化 诗家 方植之 七言 陈用光 佛日 宋诗 从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