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

作品数:1558被引量:61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俊王向峰王立权钱志熙唐豪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体诗名作多诗病原因--基于宋元人“诗病”观的讨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05-212,共8页李虹澄 
许多高知名度的古代近体诗作存在不同程度的诗病,探究原因有助于把握古代近体诗创作观念,从而客观评价古代诗歌、指导今人创作。通过对近体诗名作和宋元诗话的考察,可知该现象原因有三:一是诗歌名作成为经典在先,而相关“诗病”观念形...
关键词:诗病 宋元诗话 宋代诗学 诗法 “犯复” 
“后电影地形”测绘:电影经验的重新定位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37-47,共11页刘童玮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审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范式及心脑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ZDA043);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古典概率史研究(1650—1850)”(项目编号:18BSS023)的阶段性成果。
短微影像是当代最主要的影像表现形式之一。数智革命带来的媒体变革导致了屏幕小型化和影像短微化。传统电影的关键特征被重新规范,电影经验由此发生“重新定位”,即在新的环境(如近体空间)和新的设备(如移动数字设备)中被重新激活和提...
关键词:后电影 微短剧 近体空间 触感美学 皮肤屏幕 
蜂腰、偷春二格形成史考论
《文艺理论研究》2024年第6期133-146,共14页张钊 
宋代以来,诗家即称五律中首联对仗、颔联不对者为偷春格,只颈联对仗者为蜂腰格。这两种变格于沈、宋时始大量出现,在盛唐时一度与中间两联对偶的正格平分秋色,到大历时代才最终确立了其作为五律变格的地位。这种在近体中参用散句的趋势...
关键词:蜂腰格 偷春格 五言近体 修辞主义 
名诗的失误
《读写月报》2024年第35期21-21,共1页陈晓云 
顾名思义,律诗就是有严格诗律的诗。作诗时稍有疏忽,便会违律。“失粘”和“对仗不工”是律诗中常见的违律现象。何谓“失粘”?指一首近体诗上一联对句和下一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不相同。(中华书局《古汉语知识辞典》P230)具体说来,所...
关键词:失粘 近体诗 诗律 对仗 平仄 律诗 名诗 中华书局 
对句的早期发展及其诗史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0期61-62,共2页谢琰 
对句,即处于对偶关系中的两个句子,它在诗、词、赋、文、戏曲等各种文体中大量存在,尤其在近体诗中发展出最典范样式。对句是一种机制复杂、影响深远的语言艺术,以极为凝练且有力的形式规范性,推动了诗歌艺术思维的运动与创新。
关键词:诗歌艺术 近体诗 语言艺术 对偶关系 诗史意义 对句 戏曲 规范性 
近体诗形式的建构:意象和对仗的历史发展(下)
《语文建设》2024年第19期44-47,51,共5页孙绍振 
四.与借景抒情的意象兴起的同时,诗句的结构对称也引起了诗人们的注意。《古诗十九首》中“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类对仗句,往往成为诗作中的亮点,在不知不觉间被后世广泛运用。如曹植《杂诗》(其一)“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南...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杂诗》 借景抒情 南朝梁 近体诗 柳恽 《秋思》 曹植 
近体诗的“倒装”与格律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34期76-78,共3页黄婧筠 
词句的“倒装”是古代诗歌尤其是格律诗常见之现象,不少学生只能大体理解诗句的意蕴,但大多不能解释其“倒装”的缘由,以致学习时理解不畅,仿作时不得要领。从声律角度尝试解析初中教材中“倒装”的典型例句,重点从押韵、平、对仗、音...
关键词:古诗倒装 合辙押韵 协调平仄 对仗工稳 符合音步 
江西烈士近体诗:情感强度与精神传承的文化解读
《炎黄地理》2024年第9期183-185,共3页姚文秀 
九江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九江学院)项目“九江烈士诗词作品的收集、整理与研究”(HSYB202304)。
江西烈士近体诗是革命历史的重要文化遗产,它不仅继承了传统诗歌的艺术形式,还融入了革命斗争精神与情感。这些诗歌情感表达丰富,体现了革命烈士对家国命运的关注、对敌人压迫的愤怒以及对理想信念的坚守。通过独特的形式与内容,它们展...
关键词:精神传承 近体诗 英雄情怀 情感强度 形式与内容 文化解读 文化遗产 诗歌情感 
近体诗形式的建构:意象和对仗的历史发展(上)
《语文建设》2024年第17期47-50,共4页孙绍振 
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改革不仅是方法上的“怎么教”,更重要的是“教什么”。当前教学改革之所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就是因为教学方法更新的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有所改进,但二者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自觉的...
关键词:近体诗 意象 对仗 流水对 
诗人林散之
《中国书法》2024年第8期42-43,共2页寒碧 
王冬龄教授主编《林散之全集》,辑诗古文辞成帙,凡古近体诗三十六卷(附诗余)、又外编六卷、又编余四卷、又补遗四卷、又序跋书札一卷,讲记语录若干,诠次总为一编,持示命为叙义。受读既竟,粗陈观感:其文劫余所仅存,近桐城阳湖之似而偏于...
关键词:李杜 林散之 近体诗 唐音 苏黄 修辞立诚 古文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