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乡村

作品数:55被引量:16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傅娟彭南生定光平周洪宇任吉东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西大同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农史》《南方论丛》《长白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代乡村土地、收入与消费不平等的综合考察——以满铁调查为例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94-108,244,共16页林展 
香港研究资助局卓越研究计划(AoE/B-704/22-R)。
已有对近代乡村不平等的研究主要关注地权分配,很少关注收入、消费分配,特别是同时讨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利用满铁调查32个村庄的数据,发现从户均角度看,土地不平等的变动对收入不平等和消费不平等的变动有一定的解释力,收入不平等的变...
关键词:地权分配 收入不平等 消费不平等 基尼系数 近代乡村 
基于比较分析下广州与开平近代乡村侨居保护利用模式的思考
《建筑与文化》2023年第10期156-159,共4页李月明 傅娟 华祁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20123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化生态学视角下岭南水乡传统村落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BGL306)。
自“开平碉楼与村落”于2007年成为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以来,吸引了不少学者研究开平碉楼建筑文化精髓,并为开平碉楼的保护利用出谋划策,形成了较为全面、完善的保护体系,并进行了许多开发利用的尝试与探索。保护与利用工作在取得...
关键词:广州与开平 乡村侨居 保护与利用 比较分析 
近代乡村师范学校及对公费师范生培养的启示被引量:9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57-165,176,共10页李德林 陈晨 
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语境下乡村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QDSKL1801070)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专门培养乡村教师的近代乡村师范学校肇始于清末,在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中经历了思想酝酿期、体系建立期、制度完善期,虽最终式微没落,但其“为农”的培养目标,“亲农”的课程设置,“归农”的教育实习,“融农”的毕业服务,依然在师范教育...
关键词:近代时期 乡村师范学校 公费师范生 乡村认同 
“近代乡村何以成为问题? ”学术疑论初探被引量:2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94-104,共11页萧子扬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ZD163):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与转型研究。
乡村问题既指现代化转型过程当中乡村所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又指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思路和学者们总结、提炼出的一切有关乡村的理论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乡村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一个正面象征,直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成为社会...
关键词:乡村问题 农村社会学 近代乡村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 
近代中国地权分配基尼系数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讨论被引量:5
《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1期124-144,共21页胡英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开始由利用阶级占地比例转向利用基尼系数研究近代乡村地权分配,其中存在较大问题。根据基尼系数计算原理,各分组内户数所占比例不宜超过20%,而依照土改划分阶级成分的原则,贫雇农、中农所占的户数比例均超过了40%...
关键词:地权分配 基尼系数 关中模式 近代乡村 
探寻现实维度下法律经验的立场与方法——从明恩溥对近代乡村自治立法的启示切入
《法律方法》2020年第3期-,共11页荆月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乡里制度转型中的法治文化研究》(16BFX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根据霍姆斯关于"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的法律现实主义观点,经验是法律规则形成的源泉,也是法律规则实施的保障。以此作为理论基点,借助明恩溥对中国乡村生活的描述,会发现近代乡村自治立法的失败应归因于对乡村住民法律经验的无视。明恩...
关键词:明恩溥 法律经验 乡村自治 立场 方法 
“趋新”亦需兼顾“本土”:重审海外汉学视域下的近代乡村研究——兼及西方两种解释体系的理论缺陷与现实困境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20年第8期108-117,共10页温程 
近代欧风美雨的侵袭,中国在“列强谋我”的逆境下,逐步走向“自器至道”的转换过程,大有同欧美亦步亦趋之心。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一一农村,自然卷入其中。清末以来,政府有意识地向乡村延伸权力触角,从教育、基础设施、卫生医疗,几...
关键词:杜赞奇 彭慕兰 海外汉学 近代乡村 历史唯物主义 
“大小传统”联结与近代乡村社会转型被引量:2
《长白学刊》2020年第2期131-137,共7页曹威伟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农民道德观念变迁研究”;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湖湘地区农民意识变迁研究”(17C0780)。
"大小传统"的有效联结,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联结",联结纽带具有一种"系统结构",联结"结点"兼具价值、利益、情感多重传导维度,并在认知和话语框架间形成结构耦合。"大小传统"在中国乡村社会转型之前呈现出融合的形态,近代以后开始分化,导...
关键词:近代乡村社会转型 “大小传统” 文化整合 政治传播机制 
近代高阳织布业概述(1906-1937)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58-62,共5页李小东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9040602001)。
高阳织布业以清末振兴实业为契机,自高阳商会成立至抗战爆发30年间,高阳织布业在生产原料、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生产组织制度等方面均有突破,逐渐走出家庭副业形式,发展成为近代乡村工业的典范。近代高阳织布业的兴衰起伏与国家乃至世...
关键词:高阳织布业 兴衰 近代乡村 
“趋新”亦需兼顾“本土”:重审海外汉学视域下的近代乡村研究——兼及西方两种解释体系的理论缺陷与现实困境被引量:1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7-16,共10页温程 
近代欧风美雨的侵袭,中国在"列强谋我"的逆境下,逐步走向"自器至道"的转换过程,大有同欧美亦步亦趋之心。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农村,自然卷入其中。清末以来,政府有意识地向乡村延伸权力触角,从教育、基础设施、卫生医疗,几乎无所...
关键词:杜赞奇 彭慕兰 海外汉学 近代乡村 历史唯物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