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作家

作品数:196被引量:25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进才李蕾刘勇刘淑玲阎开振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桥”的意象与京派文学被引量: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77-88,共12页阎开振 
在京派文学的意象系列中,“桥”是一个具有鲜明特征和独特审美情趣的符号化意象。它既凝结着作家对男女爱情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又包含着他们对世界与人生的哲学思考和探索,同时还启示了他们进行文学创作的跳跃思路和风格。而所有这一切,...
关键词:京派文学 “桥” 意象 京派作家 审美情趣 鲜明特征 文学创作 文化积淀 符号化 学思 
现代散文家易君左被引量: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2期245-251,共7页李达轩 
关键词:易君左 现代散文 郁达夫 少年中国学会 扬州 京派作家 日本帝国主义 毛泽东 《新青年》 《和平日报》 
萧乾研究述评被引量: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3期266-284,共19页王嘉良 
关键词:萧乾小说 “京派” 中国报告文学 沈从文 研究述评 报告文学创作 京派作家 研究者 小说家 知识分子 
编后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3期322-323,共2页
关键词:现代文学研究 研究方法 “人事” 新感觉派 作家作品研究 汪曾棋 实证研究 鲁迅作品 九叶诗人 京派作家 
林徽因:澄明的生命之灯被引量: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4期137-162,共26页刘思谦 
我们已无从知道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林徽因文学创作的时间起于何时。据她的亲友回忆,她写诗只是偶而为之,写好就放起来或念给亲友们听,不大想到去发表。《“谁爱这不息的变幻”》是她发表出来的第一首诗,刊发于1931年4月的《诗刊》第2...
关键词:林徽因 《诗刊》 徐志摩 九十九度中 文学创作 方玮德 建筑学家 悼亡诗 爱情诗 京派作家 
1993年4—6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推荐目录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4期311-312,共2页
关键词:推荐目录 沈卫威 小说情节 小说文体 审美效应 闻一多诗 萧红 京派作家 心理描写 意象派 
开拓现代讽刺小说研究的新思路——评吴福辉的《戴着枷锁的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2期266-270,265,共6页龙泉明 
历史进入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开始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拓展,而且每个领域的研究几乎都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学术代表。在中国现代讽刺小说研究这块领域里,吴福辉倾注的心血最多,用力最勤。
关键词:讽刺小说 吴福辉 现代中国 沙汀 京派作家 张天翼 《围城》 小说史 政治批判 讽刺艺术 
近十年废名研究述评被引量: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第4期237-245,共9页刘秉仁 
废名研究一直是一个冷门,从二十年代初废名出现到现在一直如此。近十年来,废名研究在中断三十多年后重新复苏。但进展甚慢,平均每年一篇论文。废名研究难以深入不仅仅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更多的是因为其作品的过度超脱和晦涩。
关键词:废名 竹林的故事 何立伟 小说史 汪曾祺 京派作家 诗化小说 散文化 小城无故事 乡土作家 
京派小说的形态和命运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4期295-296,共2页杨义 
“地域文化对文学流派和作家审美个性养育生成,大抵存在两种方式:一种为乡土因缘,……另一种是文坛因缘,作家荟萃于特定的都市,受都市的历史传统和流行风气的浸染,相互间切磋呼引,朱赤墨黑,对自己的艺术取向和审美趣味作出自觉性的选择...
关键词:京派作家 文学流派 作家群体 文学形态 地域文化 审美趣味 艺术表现方式 审美个性 外国作家 废名 
师陀:徘徊于乡土抒情和都市心理写照之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4期310-310,共1页杨义 
文章认为,“芦焚与京派,衣装相近而神髓互异,这一点愈到后来愈为明显”。“前期师陀在乡土抒情诗中掺入嘲讽的时候,他对社会人生的切入层面与纯正的京派作家有所歧异,他不是从远离尘嚣的化外之地掘取原始人性,而是在习以为常的宗法制农...
关键词:师陀 京派作家 远离尘嚣 小说艺术 里门拾记 世俗文化 果园城记 城市文学 抗战文学 《文学评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