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加工

作品数:2464被引量:2039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相关作者:任成祖靳新民张婧陈光王彤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速钢丝锥刀齿的电解强化工艺的试验研究
《航空制造技术》2016年第1期81-83,共3页韩荣第 唐艳丽 刘永宏 都金光 
为了消除或减少丝锥刀齿存在的锋刃、锯齿刃及表面的凹坑、裂纹等缺陷,提高刀齿的强度和耐磨性,特研制了丝锥刀齿的电解强化装置,并对高速钢丝锥进行了电解强化工艺研究,得到了电流密度、极间距离、电解时间及电解液温度对丝锥表面粗糙...
关键词:模拟量协调 数字量协调 工艺容差分配 工艺流程 数字化精加工 
精加工中刀具不同前角的有限元模拟研究被引量:1
《工具技术》2010年第10期34-37,共4页王明海 王虎军 韩锰 刘中海 
APTD-1204支持项目
基于刚塑性有限元方法进行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建立,运用自适应网格(ALE)划分法对网格进行重新划分。运用Johnson-cook强化模型和剪切失效模型来定义切屑的形成。运用有限元软件对金属切削进行了二维切削模拟,分析刀具前角对切屑变形、工...
关键词:精加工 前角 有限元分析 切屑变形 
氮化硅陶瓷球精加工表面缺陷的研究被引量:3
《润滑与密封》2006年第7期45-47,70,共4页杨铁滨 王黎钦 古乐 郑德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275031);2004航天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将3种不同直径的氮化硅球坯采用循环加工方法研磨成G5级轴承用陶瓷球。研究了研磨过程中陶瓷球的磨损行为并将磨损缺陷按光学显微镜下的形貌分成5类。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各种缺陷并用陶瓷材料断裂力学解释凹坑与裂纹缺陷的形成...
关键词:陶瓷球 氮化硅 表面缺陷 研磨加工 
整体叶轮侧铣数控加工刀位轨迹生成新方法被引量:7
《推进技术》2000年第5期86-88,共3页孙春华 陈日告晖 刘华明 
原航天总公司重点攻关项目
为提高整体叶轮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提出了分段侧铣的方法。在每一段曲面上 ,基于斜等距曲面的原理 ,推导出叶片分段侧铣加工时刀位轨迹的生成和计算 ;并用计算机仿真和刀心轨迹图对刀位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采用分段侧铣的方法 ,生成...
关键词:叶轮 数控加工 铣削 超精加工 刀位轨迹 
SPM用于超精加工领域的重要性及特殊性被引量:1
《制造技术与机床》1999年第8期8-10,19,共4页赵清亮 李旦 董申 
讨论了扫描探针显微镜( S P M) 作为一种显微工具的优势和不足。介绍了把 S P M 应用于超精密加工检测领域所要注意的问题,指出纳米级加工机理的研究将依赖于 S P M 的复合化及多功能化,只有实现了加工与检测的一体化才能...
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镜 超精加工 检测 
用于超精密加工表面形貌测量的几种光学方法被引量:2
《航天工艺》1999年第3期3-7,共5页王洪祥 
分析了超精密加工表面的检测技术现状,介绍了用于超精密加工表面微观形貌测量几种典型光学方法的测量原理,评述了各种光学仪器的优缺点及其测量分辨率,指出了光学测量方法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表面微观形貌 测量 超精加工 光学测量 
混粉电火花大面积精加工工艺效果的研究被引量:2
《制造技术与机床》1999年第1期24-26,共3页索来春 郭永丰 赵万生 
介绍了悬浮粉末工作液电火花加工这一新技术,通过一定量的工艺试验分析总结了它的工艺规律,提出了这一技术适用化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悬浮粉末工作液 电火花加工 镜面加工 加工极性 
超精瞄准定位系统的研究被引量:1
《计量学报》1997年第2期81-84,共4页浦昭邦 赵辉 蔡红红 王建民 
本文对高精度孔径测量中超精瞄准定位系统的微位移技术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在采用闭环控制和双频激光干涉仪检测的情况下可达003μm的瞄准定位精度。
关键词:瞄准定位 微位移技术 孔径测量 超精加工 
超精密机床在线测量系统及其快速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与研究
《工具技术》1994年第11期20-22,共3页房丰洲 袁哲俊 张飞虎 李华 
超精密机床是实现超精密加工的必要条件,它的研制成功对微电子、国防等尖端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超精密机床的关键部分——激光在线测量系统,并对其快速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超精密机床的研制奠定...
关键词:机床 超精密机床 激光测量 数据采集 超精加工机 
超精密机床开放式测量系统的研究
《制造技术与机床》1994年第7期17-19,共3页房丰洲 袁哲俊 吕晓明 张飞虎 李华 
作为重点技术攻关项目,超精密机床的研制关键在于在线检测系统能否准确地定位测量。本文研究了精密定位测量系统,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因而使系统具有通用性好、适应性强、采集速度快、结构紧凑的特点,为实现超精密加工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超精密机床 超精加工 测量系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